乙巳新春系列评论2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广州“新春第一会”勾勒出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号召全市奋力建设经济更强、产业更优、能级更高的现代化新广州。

  揆诸当下,广州正处于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新一轮大发展突破期,诸多潜力巨大的新增长点竞相涌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与日俱增。作为全球知名的“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广州产业基底厚实、科教资源富集、消费场景丰富,一派生机勃勃。面向未来,广州当挖掘更多新的增长点,为新一轮大发展夯实基石、赢得主动。

  向扩大内需要增长。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奔涌,新增长点的培育已成型起势。广州有超过360万经营主体、2400万实时在穗人口,年快递业务量超140亿件,超大规模市场为新技术运用、新产品推广、新模式落地提供了无限机遇。身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广州,当高标准建设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充分释放内需“富矿”的增长潜力。

  向转型升级要增长。转型是寻找和锁定新增长点的过程,是实现经济发展“质”与“量”有机统一的必由之路。广州产业基础雄厚,有12个千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9个千亿级服务行业,传统产业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两业融合”“两化转型”拥有巨大发展空间。顺应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塑造绿色化、智能化新优势,就能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树林变森林”、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

  向改革创新要增长。如果说产业基础奠定了厚实的广州经济基本盘,那么持续点燃改革创新引擎,则为广州经济“量增质升”提供了强大推动力。谋划实施660项改革举措,创新指数不断“上扬”,发展活力勃发奔涌。改革一路走来,我们更加确信,增强改革“牵引力”,加大创新“驱动力”,努力使改革创新和持续增长相互促进,就能加速为高质量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良始,增气益于终也”。在春生万物之际,让我们加压奋进、争先有为,紧紧把握激发增长潜力的着力点,在全球产业版图重塑中勇攀高峰,加快实现蓄势蓄能后的出新出彩!

  (广州日报评论员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