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指导,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支持,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市工商业联合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海洋发展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专场对接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
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第18届主席张宝晨,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崔作,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马晓卉,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郭振栋等嘉宾出席活动。市政府有关部门、西海岸新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产业投资机构代表,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是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扎实推进国家关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全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际行动。对接会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主题分享、产业链图谱发布、平台推介、链主企业需求发布、中小企业项目路演、闭门对接等多环节设置,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聚势谋远,共绘海洋产业发展新蓝图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青岛海洋经济的核心支柱,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本次对接会邀请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主席张宝晨围绕“绿色智能船舶发展趋势与展望”作主题分享,从全球视野分析船舶工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路径,为青岛船舶海工产业把握新机遇、抢占新赛道提供专业指导。会上由灵犀科技产业研究高级专家郭安辉发布的《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图谱》,系统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布局与技术瓶颈,为精准强链补链、优化产业生态提供科学依据。
青岛市依托海洋科技与产业基础,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通过高端智库引领与产业链图谱引导相结合,推动船舶海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升级。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也为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彰显青岛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平台赋能,构筑开放协同产业新生态
对接会着力搭建多层次产业协同平台,青岛市科技装备业商会与阿拉伯进出口商业联合会分别进行推介,分享其在整合产业资源、对接国际市场方面的成功经验。在链主企业需求发布环节,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装备业商会等依次登台,现场发布重磅合作需求,其中包括100艘绿色智能游艇、20艘1.3万吨智能化船舶海工装备采购需求,以及船体轻量化设计、智能焊接技术、海洋装备防腐材料等多项技术合作需求,需求规模与技术导向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明确合作标的。
平台推介与需求发布相结合,构建了“资源整合+需求牵引”的双轮驱动模式。这一创新做法不仅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对接,更推动了创新要素的集聚和优化配置。通过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青岛正加速融入全球船舶与海工装备创新网络,这是青岛市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实践,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
精准对接,激发创新主体发展新活力
优质中小企业是产业链创新活力的“源泉”。活动设置项目路演环节,11家来自全国的专精特新企业集中展示硬核实力:智慧航海(青岛)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曼顿科技的智慧用电解决方案、青岛中加特电气的船舶与海工装备绿色智能化驱动解决方案覆盖“绿色制造、智能控制、运维服务”全产业链环节,展现了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路演结束后,活动同步启动项目对接闭门会,设置“青岛科装商会对接专场”“青岛北海造船对接专场”“青岛海洋石油工程对接专场”三个对接会场,推动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围绕技术合作、供应链配套、资本对接等议题展开“一对一”洽谈,现场促成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垚磊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分别与技术资源方、供应链合作方及产业资本方达成合作,初步达成上亿元合作意向,涉及项目多项,实现“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匹配。
青岛市通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为中小企业提供展示舞台,为链主企业拓展合作资源,实现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和精准匹配。这种注重实效的对接机制,不仅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也加快培育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产业链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是关键。据了解,自去年以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紧密联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现代轻工等重点产业链,已成功举办近40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专场对接会,编制17篇产业链图谱,吸引2000余家优质中小企业参会交流,其中外地企业800余家,有效推动了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下一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将深化“企事有解”思维,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做实“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市,持续开展常态化融链固链建链行动,进一步完善企业需求对接、项目跟踪服务、政策配套保障等闭环管理,推动对接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合作,以精准滴灌的服务模式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编辑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