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咨询委员会一行在西部管道霍尔果斯压气首站现场调研 江金骐/摄
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指出:穿越茫茫大漠的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就是当代的“丝路”。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我国首条从陆上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管道,西起中亚土、乌边境的格达伊姆,终点为中国新疆霍尔果斯。霍尔果斯作业区是首条引进中亚天然气管道A、B、C三线进入我国的第一站,承担着来自中亚跨国天然气和伊犁煤制气的接收、计量和外输任务,它充分体现着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通道的地位优势,关联国际和国内两个能源市场的战略优势;它将天然气安全平稳输送至全国三分之二区域,有力地保障了下游管道沿线27个省区市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5亿多居民的用能需求,为中国能源通道做出重要贡献。
国家管网集团组建成立三年多来,旗帜鲜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践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企业宗旨。霍尔果斯作业区在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牢记“央企姓党”的政治本色,积极引导员工践行艰苦奋斗精神,将岗位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已累计安全平稳运行超5000天。
党建统领
锻造铁军队伍
霍尔果斯作业区始终坚持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严肃落实“第一议题”学习机制,将天然气保供作为首要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冬夏一体化保供方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冲锋姿态坚决扛好“首站首善”属地责任,兑现承诺,当好标杆。
工作实践中,霍尔果斯作业区以“锻造铁的信仰、练就铁的本领、扛起铁的担当、锤炼铁的作风、严明铁的纪律”为标准,深入推进准军事化管理和“五个一”特色站队活动,打造了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队伍,舞好“龙头”、护好动脉,为祖国输油气,为人民送福气。
党建实践中,始终锚定集团公司“做出特色、走在前列、形成品牌”党建工作总目标,积极探索党建与安全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培育“岗位责任永远大于管道压力”的国门责任文化,从员工晨跑、内务等准军事化管理到生产现场规范管理,都将国门责任融入其中,更将其融入青年员工的血脉中,在担当中成长,在责任中前行。
营造“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工作氛围,用“铁肩膀”担牢主业主责。党支部探索开展“党员承诺—亮牌承包—选树典型—先锋评比”党员管理模式,“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岗位,一份责任”,对全站区域与设备进行划分,形成了“支委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支委每月检查评比,支部每月督促整改,现场区域管理责任到人”的点线面全覆盖的责任区管理格局。
通过责任区承包,担责在肩,党员作用在内部凸显出来,实现由“点灯一盏”到“照亮一片”的转变,站场巡检质量和隐患治理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优质服务
打响管网品牌
国家管网集团作为能源“搬运工”,优质服务就是核心产品。
霍尔果斯作业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市场资源,自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以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践行“三个服务”的企业宗旨,聚焦“立足西部油气资源禀赋,加快推进服务立企强企”。为上游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技术、政策支持,帮助客户扩产、解决难题,与客户开展党支部联建,开创了与客户携手发展的新局面。
深化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霍尔果斯作业区瞄准“X+1+X”油气市场体系中的“1”,舞动天然气长输管道这条钢铁巨龙,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走访庆华、新天、伊犁州发改委等相关客户,宣传管网“X+1+X”的政策优势,帮助新天和庆华煤化工实现管网煤制气代输“第一单”。
得益于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实现“西气东输”管网基础设施向用户公平开放,煤制天然气行业经营状况开始好转,两家煤化工企业入网当年即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产量首次达到设计产能,新天、庆华煤化工的生动案例示范效应明显,管网后路的畅通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使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新能源产业新技术跃跃欲试,新疆地区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得以充分释放。“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给体系”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在国门第一站有了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国家管网改革成效。
坚持服务立企强企,当好产业链链长。在输量调节方面,发挥大管存优势协调多方增大集中调控客户进气量调节限制,满足煤制气企业正常生产装置运行规律的最大输气量波动调节,从而促使客户生产装置发挥最大效能产气注气,增加管输量提升管输利润;在技术支持方面,作业区在接到新疆庆华能源集团生产人员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安排两名经验丰富技术员前往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专用密封脂,阀门内漏顺利解决,得到对方的认可,助力客户实现安全增产稳产;在计量交接方面,主动帮助客户协调国家管网油气调控中心PPS项目组,对接国家管网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实现在线计量交接,避免每周一次线下长途交接,为客户提供了便利。
强抓机制
保障国门站场
作业区在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过程中,站排头、当标杆,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投产14年以来,在压缩机组、关键阀门自主运维上不断突破,不断提升管网平稳运行水平,保持了零事故的良好纪录。
强化天然气管道运行管控,打造“以调度运行为核心的生产运行管控机制”。值班调度管控监屏报警,严格执行“唱票制”规范现场执行,杜绝发生“误操作”。每日开展保供和运行风险研判,密切监视生产运行参数、气质参数和日指定量执行情况,全力做好天然气保供各项工作。
严控油气计量交接数据,当好“国门秤杆子”。油气计量交接事关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作为中国能源通道国门第一站,“眨眼之间”300方天然气已在霍尔果斯悄然而过,够一个三口之家用上整整一年。霍尔果斯作业区以高度的责任心,秉承“较真一分一毫,确保分毫不差”的严实作风,计量精度高于管道行业的精度要求,运行14年来油气数质量准确合格,实现了计量零纠纷。
天然气压缩机组是整个站场的“心脏”,而首站又是万里能源动脉的“动力舱”。作业区奋力书写着以科技驱动核“芯”竞争力的执着梦想。西二线投产初期,基本依靠国外厂家人员进行机组故障处理,为了突破困局,作业区联合公司压缩机技术服务团队坚定“自己的问题自己干”的信心,利用12年时间,苦练内功,逐步拿下日常故障处理、4K保养、8K保养、25K中修等,甩开压缩机维修依赖国外厂家的“拐杖”。
高质量发展
端稳能源饭碗
攻关安全生产卡脖子难题。GE机组一直存在着振动探头漏油的顽疾,这是一处典型的静密封点与动设备连接点结合的泄漏,几天时间地上就能漏上一摊润滑油。本着对“跑、冒、滴、漏”零容忍的态度,国门站员工绞尽脑汁、创新思路,在经历了100余次失败后,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密封设备加装在机组上,一举解决了这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这个小发明也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QC成果一等奖。
作业区持续不断开展各类优化改造,天然气压缩机组运行质量大幅提升。近几年,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以减少人的工作量为目标,通过使用集中监视系统、云台扫描式激光甲烷探测器、管道巡检机器人、BI低代码应用等提升现场智能化水平,开展预防性维修质量,达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保证站场安全平稳运行的目的。
一台天然气压缩机组每秒钟可以吸入100公斤重的空气,经过加压、燃烧、做功等一系列过程后,最终排放到大气中,尾气的温度在480℃左右,具有很高的利用潜能。霍尔果斯作业区对天然气压缩机组燃烧后的高温烟气进行二次利用,配套的余热发电厂装机容量25兆瓦,可以将压缩机排放的尾气收集起来,加热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自2013年投产至今,已累计发出“绿电”7.7亿千瓦时,目前日均发电量约26万千瓦时,为“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霍尔果斯方案”。
在岗位责任信念的支撑下,作业区的坚守获得了回报。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标杆班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文明号、国家管网集团首批思想文化教育基地、国家管网集团公司“基层站(队)十面红旗”、国家管网集团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管网集团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央企责任,家国情怀。霍尔果斯作业区将继续心怀使命,不负重托,用实际行动保障站场的安全稳定运行,以“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精神状态,守好西部能源通道第一站,保障能源国脉大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