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国际桥梁大会(IBC)奖项相关评审工作完成,4座中国桥上榜,中交二航局占据3席,分别是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获得乔治•理查德森奖,沙溪大桥获得尤金•菲戈奖,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获得西奥多•库珀奖(铁路桥奖)。其中,中交二航局首次获得国际桥梁大会铁路桥奖项。截至目前,中交二航局已有13个项目斩获国际桥梁大会奖项。
国际桥梁大会(IBC)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工程师协会主办的具有颇高声誉的国际桥梁学术会议,在世界桥梁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大会奖项设立于1988年,是桥梁界最负盛名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
深中通道仃洋大桥全长2826米,为主跨1666米的三跨全漂浮体系钢箱梁悬索桥,创下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跨径最大、通航净高最高、海中锚碇体量最大、主缆钢丝强度最高、颤振检验风速最高等世界纪录,面临世界级技术挑战。中交二航局承建伶仃洋大桥东主塔、东锚碇、上游侧主缆架设和钢箱梁吊装等施工任务。
为解决全离岸海相淤泥区锚碇建设难题,项目团队提出“锁扣钢管桩+工字型板桩+平行钢丝索”自平衡柔性围堰,实现45天快速成岛;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首次研制了混凝土桥塔智能筑塔机,塔柱施工速度最高可达1.2米每天,减少高空操作人员近60%。同时,该工程在抗风技术、钢桥面U肋焊接接头、高强耐久主缆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世界悬索桥技术发展。
深中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深圳、广州和中山三地,是集桥、岛、隧、海底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
沙溪大桥是莆炎高速三明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全长1408米,宽33.5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主桥上部结构共4跨,采用主跨176米的钢桁组合连续刚构,为目前世界上同类型桥梁最大跨径,丰富了山区大跨径桥梁桥型方案。
2018年10月8日,沙溪大桥开工建设。因大桥地处山区,且桥位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场地狭小,主墩位置存在断层,并且大桥跨越景区、铁路、国道、高电线,以及5级航道的沙溪河,施工困难重重。尤其是免涂装耐候钢材质的钢梁吊装难度大,传统的浮吊、架桥机、塔吊等起重设备均无法满足施工需要。为此,中交二航局项目部引入具有起升高度大、起重作业跨度大、作业范围广等特点的缆索吊进行钢梁安装,有效解决了山区施工场地受限情况下的上部结构钢梁安装难题,并实现了全天候施工,最快可一天吊装2节钢梁。
莆炎高速连接福建莆田和湖南炎陵,是我国高速公路网南北方向主干线沈海高速的联络线之一,全长706公里,2022年5月20日全线通车后,进一步完善了国家高速路网,对促进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交流联系,推动闽西北苏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大桥全长20.3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同时也是世界首座设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速铁路桥。大桥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2023年9月建成通车。
泉州湾跨海大桥跨越泉州湾,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项目团队结合大桥实际情况,创造性实现了多项施工技术创新。大桥主桥主跨400米,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全联长800米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铁路斜拉桥,项目研发“斜拉桥主桥钢-混结合梁线形精细化施工控制技术和全天候无应力主动合龙技术”,解决了合龙口人工观测实施困难和温差变化影响的难题,合龙精度达到毫米级;深水区引桥总长4.2公里、采用20联3×70米无支座整体式刚构桥,为国内首次采用的新型桥梁结构,为此项目团队国内首创“多联无支座整体式连续刚构桥交接墩全悬臂浇筑以及高效高精度合龙控制技术”,成功解决并快速实现20联无支座连续刚构桥挂篮全悬臂浇筑施工,确保了引桥的合龙精度和成桥线形;针对海上强风环境,首创“跨海多联大跨径铁路桥梁CPIII快速组网方法和强风环境下无砟轨道连续精调技术”,实现7级以下阵风及6级以下持续季风情况下的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无砟轨道轨顶标高误差小于2毫米,保障了无砟轨道的施工精度和轨道的平顺性。
福厦高铁是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是继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后我国建成投用的又一智能高铁,标志着中国高铁开始向深海领域发展,并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智慧型交通建设注入新的动力,是中国高铁技术继续领跑世界的又一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