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ETF正迎来爆发式发展,固收资产的被动投资成为市场新趋势。

  数据显示,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这将推动债券市场向指数化、透明化方向投资转型。业内人士表示,债券ETF不仅交易便捷、费率低,还能满足分散风险和资产配置需求,未来有望凭借技术创新和政策利好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

  债券市场正加快向指数化投资方向转型。2025年2月7日,全市场29只债券ETF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这是继去年5月突破1000亿元大关之后,债券ETF市场再向上跨过一个整数关口。

  华夏基金解释称,债券ETF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通过跟踪债券指数,将一篮子债券资产组合起来。投资者买卖债券ETF,就相当于买卖了一篮子债券,借此实现对债券市场的广泛投资。

  2013年3月5日,国内首只债券ETF成立,拉开了债券ETF市场发展的序幕。但随后五年,市场基本处在相对缓慢发展的阶段,产品以国债ETF为主,规模始终难以突破100亿元。

  业内人士称,2022年现金申赎政金债ETF的获批使得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3年以来,随着整个ETF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沪深两市债券做市业务的启动,现券流动性大为增强,债券ETF迎来了关键转折点。

  ETF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同时支持一级市场申赎和二级市场交易,且申赎方式一般为实物申赎,即使用特定的证券组合篮子与ETF份额之间进行互相转化。

  债券ETF的场内交易方式与股票及股票ETF等的交易方式相同,份额是在投资者之间买卖的。投资者利用现有的证券账户或基金账户即可进行交易,不需要开设任何新的账户。

  海通证券金融产品部解释,债券ETF在交易效率上不同于股票ETF产品,债券ETF产品允许进行T+0回转交易,并可适用大宗交易的相关规定等。当日买入的债券ETF份额可当日卖出,而卖出后得到的现金又可以再买入ETF份额或其他证券品种,帮助投资者及时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

  债券ETF存在诸多优势

  业内普遍认为,债券ETF具有流动性好、交易及申赎灵活、透明度高、综合费率低、基金份额可用作回购质押券等优势。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债券ETF相较于普通的债券型基金具有诸多优势。富国基金政金债券ETF的基金经理朱征星表示,政金债券ETF持仓透明且分散,债券指数基金底层持仓透明度高,有助于投资者了解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此外,指数化投资可以分散单一个券的信用风险。

  债券指数基金的综合费率(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相对较低。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0日,债券指数基金的综合费率约为0.22%。在利率下行、信用利差收窄的市场环境下,债券指数基金的费率优势愈发凸显。

  “债券指数基金的风格比较鲜明,且不漂移,工具化属性明显。投资者可以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选择最佳的债券指数产品进行参与。无论是长期的资产配置、短期的波段交易,还是平衡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都可以找到适配相应需求的债券指数基金。”朱征星说。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国债ETF采用T+0交易制度,并借助做市商机制,保持了较高的流动性。从持仓结构来看,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度较高,平均比例超过30%。

  “相比之下,个人直接购买国债通常需要投入资金10万元以上,而国债ETF的推出,使得个人投资者能够以较低的资金门槛参与国债投资,最低投入仅需1万元。”一位散户投资者说。

  此外,信用债ETF也是目前市场较为火热的投资选择。华夏基金表示,横向对比债券类资产的特点可以发现,信用债ETF更适合散户投资,因为票息较低的利率债需要投资者通过高频短期波段来增厚收益,而这对散户交易能力要求更高;高等级信用债具备高票息、高弹性的特点,相对利率债而言可低频交易,因此更适合没有时间盯盘的散户投资者分享债市红利。

  低存量高增速的蓝海市场

  随着市场向指数化、透明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采用被动投资策略。债券ETF尚处于成长初期,兼具技术、产品和政策多重利好,未来有望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

  海通证券金融产品部认为,由于债券ETF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且近年来债券ETF的审批收紧,各家公司新增产品数量均有限,因此暂未形成头部效应和先发优势,但部分公司受益于产品自身的稀缺性已逐步积累了一定的领先态势。

  “随着国内债券ETF的不断发展,预计也将显现出马太效应。参照美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头部基金公司一旦树立牢固的护城河后,将可利用规模效应,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海通证券金融产品部称。

  不过,目前债券ETF的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位券商投顾对记者表示,存续的债券ETF产品大多投向单一券种指数,大部分都是投向利率债指数,其中投向国债指数的产品数量最多;但从规模来看,锚定信用债指数的规模更大。目前来看,市场上缺乏综合类或宽基债券指数ETF,且期限结构不够完善,难以覆盖各类投资者的需求。

  关于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债券ETF,业内人士建议:一是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涵盖更多券种、不同期限以及多样化策略的ETF产品,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广泛的选择;二是通过推出跨市场债券ETF,推动交易所市场投资者借助ETF持有银行间债券,这既丰富了ETF产品供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