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近日,北京市金融系统召开了2025年“新春第一会”,会议明确了首都金融系统在新的一年里各项重点工作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值得关注的是,形成合力,做实央地协同、监管协同,成为这次会议的关键词。

  从时间上看,这次会议时值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2024年12月3日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与北京市两会(2025年1月13日至18日召开)之后,也是北京市各区、各有关部门在新的一年里形成合力,扎实有序抓好贯彻落实的开始。2025年,首都金融系统将如何有效落实强化央地协同、监管协同目标,加强通报会商、信息共享和监管合作,备受关注。

  整体看,会议明确,在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加强央地协同、监管协同、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强化风险源头防控,落实好“四早”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识别防范能力。加强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处置。扎实推进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

  会议要求,逐业逐行逐单位强化金融监管,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要落实好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既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扎实推进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推动非现场监管科技赋能。强化协同压实责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风险。

  对于地方金融组织,北京市委金融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会议发言时表示,2025年内将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协同的整体质效。全面加强日常监管,深入开展监管评级,在提升穿透管理水平基础上更好实现分类监管。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大力推动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下称“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中汇报了2025年工作思路。据介绍,2025年,北京市分行将统筹开展央行评级、资产质量评估等,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稳妥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同时,严厉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网络炒汇等非法活动。加强对辖内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即“北京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也通报了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同时介绍了北京金融监管局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据悉,北京金融监管局将对重点关注机构强化监管安排。深入研究各类房地产融资引导政策,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2025年3月底前将符合条件的存量住房开发贷款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同时,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押品重估风险,警惕“假按揭”问题冒头。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合开展非法中介专项治理。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加快补充资本,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在本次会议上,作为基层的代表,西城区也表示,协同市委金融办做好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同时,突出抓好风险防范化解,坚决履行好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强化秩序维护,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