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阳一矿井口,伴随着罐笼起落的低沉轰鸣,“小黄人”——井筒安全智能巡检机器人跟随罐笼上下巡视。井筒深处灯光昏暗,但它的“大眼睛”——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像仪清晰地捕捉并记录着设备运行状态,并将画面实时传送至地面监控室。
“一大早它就忙活起来了!”华阳一矿机电工区动力队技术员李彪指了指屏幕上的数据说,“你看,这里刚刚发现了井架上的到位开关位置出现了偏移,‘小黄人’立刻触发了自动报警,还截图标记了问题点。这种精准度和效率是人工巡检难以实现的。”他一边说,一边通知维护人员前往处理隐患。
华阳一矿机电工区动力队党支部书记杜欣说:“这一年使用下来,‘小黄人’的本事越来越大了,已经是我们最重要的‘同事’之一了。”
井筒维修工李俊杰站在一旁感叹:“以前靠人工巡检,光线差、环境复杂,得上下跑好几趟,危险不说,还累得够呛。现在有它帮我们盯着,既省时又可靠,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它了。”
如今,“小黄人”井筒巡检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五六倍,巡检精度达到1毫米,准确率接近100%。“它们还全天候运行,我们的负担减轻了,而且隐患发现更及时了。”李彪补充道,“这就是智能化带来的变化。”
在华阳集团华储公司恒温仓库,另一位“同事”也在忙碌着。AMR自主搬运机器人正在搬运一箱重达1.2吨的物料,沿预定轨迹平稳行驶、精准停靠,一系列动作流畅自如。一年前,这些“搬运工”刚刚“上岗”,如今它们俨然已经成为仓库里的“核心力量”。
仓库操作员高扬一边操作,一边介绍:“只要提前输入任务指令,机器人就能自动完成配送,而且速度快、效率高、能连续工作,4台机器人就能完成以前7到8个人的工作量。”此外,机器人还配备了智能避障功能,在繁忙的仓库里来去自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谈及一年来与机器人“同事”们合作的感受,杜欣和高扬都感慨:“它们让我们更轻松,也更踏实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新同事’加入,人机协作,赋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