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2023年亚洲绿色低碳发展圆桌论坛上,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深入与哈萨克斯坦、缅甸、孟加拉、土耳其、蒙古国、老挝、泰国、沙特阿拉伯等亚洲国家开展互利合作,涌现了一大批造福相关国家人民的良好实践。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合作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为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方案,为增进共建国家人民幸福感作出了新贡献。

  从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到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一期风电项目,从日本筑波光伏项目到缅甸小其培水电站,从哈萨克斯坦谢列克风电场到中国华能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当地缺电现状、满足居民用电需求,还创造了诸多劳动就业机会,保护了自然环境。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为代表的中国能源企业作为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驱动力,在助推亚洲能源转型、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方面贡献了“中国智慧”。

  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一期21MW光伏项目。项目投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338.6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10179.40吨

  零碳路上的亚洲潜力无限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核心要素。当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因素增多,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显。

  在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型进程中,亚洲各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现实矛盾。龙永图介绍,亚洲作为全球人口最多、主要的“世界工厂”,全区域转向低碳的进展较为缓慢,碳强度仍保持在一定的高位。

  据了解,目前亚洲75%以上的能源消耗来自碳氢化合物。一些机构甚至预测,到2030年,亚洲的能源需求预计将增加一倍。“可以说,亚洲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任务最为紧迫的区域,碳减排进程亟需按下加速键。当前,国际合作已经成为解决各种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手段。”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安丰全说。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呈现新局面,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作为全球经济重要增长引擎的亚洲,不仅有着大规模清洁能源开发的迫切需求,也蕴含着清洁能源开发建设的禀赋优势。

  亚洲山海众多,慷慨的大自然带来了可再生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亚洲清洁能源开发与投资研究》报告显示,亚洲水能理论蕴藏量占全球的47.2%,技术可开发风能、光伏分别占全球的28.4%、22.9%。在迈向净零目标的道路中,新能源电力技术的持续革新,为推动亚洲各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推动亚洲区域合作,各国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近年来,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产业方面也不断发力,优化能源结构,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同时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深入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互利合作,改善民生、服务人民。

  在实现绿色低碳进程中,中国在产业方面不断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连续8年领跑全球,光伏、风电等关键零部件占到全球市场的七成。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特别是光伏行业,中国光伏装机规模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新增总装机容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国家电投越南永好光伏项目

  “这些年,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对实现全球低碳绿色发展,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龙永图说。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兼顾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智慧”服务民生

  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各国不断加强能源合作,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有效推动亚洲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引擎”助力绿色能源转型,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

  龙永图认为,民生和公平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标志,能源项目改善了民生,也缩短了所在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小城札纳塔斯,40台风电机组挺立在戈壁滩上,巨大的风机叶片伴随清风缓缓转动。这个由国家电投和该国企业共同投资的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极大缓解了哈南部地区缺电状况,也为当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动能,让一度沉寂的工业城镇札纳塔斯焕发生机。

  札纳塔斯风电项目一期全容量投产后,年发电量达3.5亿千瓦时,改善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缺电现状,满足该地区20多万家庭的用电需求

  自札纳塔斯风电项目投产至2022年底,项目发电量已达7.5亿千瓦时。与同容量燃煤电厂相比,相当于节约标煤2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7.3万吨。

  不仅如此,札纳塔斯项目在建设高峰期还为当地提供了超400人的劳动就业机会,并打造了一支由8名中方员工、19名哈方员工组成的专业运营管理团队。

  “国家电投在哈萨克斯坦开发了很多项目,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做了很多的布局,包括札纳塔斯风电场,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电场。”哈萨克斯坦可再生能源协会总经理阿尔马特·卡比肯诺夫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哈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为两国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在柬埔寨,从建设之初的重视环保,到运营以来的源源绿电,中国华能投资运营的额勒赛下游水电站持续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8月底,额勒赛水电站已累计发电超102亿千瓦时,高峰期发电量曾占到柬埔寨全国的30%。以绿色低碳、稳定可靠、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保障,点亮柬埔寨“万家灯火”。

  坐落在缅甸恩梅开江江畔的小其培电站,是国家电投在缅甸投资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被当地民众亲切的誉为“缅北明珠”。作为缅北地区最大的电源点,小其培电站保障了方圆400多平方公里、近200个村庄约40万人的日常用电所需。

  缅甸小其培电站大坝

  同时,小其培电站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民众所需,累计投入资金6.27亿缅币开展民生援助,对实施的道路及桥梁修缮、电力设施升级、饮水项目建设、市政太阳能路灯架设、捐资助学等15个民生项目进行全流程管理,让项目真正惠及民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及文化、教育、医疗等条件改善。

  一个项目带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民众,这是中国与亚洲各国共促能源转型、共享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此外,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可利用的第一大国。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中国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梁军介绍,就中国电建而言,充分发挥能源电力全产业链的优势,着力利用技术创新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在国内,中国电建承担了60%以上的风电、光伏电站的规划设计。国内70%的海上风电EPC总承包包括设计,都是由中国电建承担。而且承担了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的80%。在海外,中国电建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国家电投副总经理陈海斌介绍,国家电投积极参与亚洲绿色能源合作,为实现亚洲区域能源保障和清洁低碳转型作出积极努力。截至2023年7月底,国家电投在中国以外的8个亚洲国家投资在运在建发电装机规模超470万千瓦,占国家电投同期境外装机总量的40%,计划2030年将提升至1500万千瓦以上。

  “未来,国家电投将进一步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与发展力度。陈海斌说。

  深化合作共谋亚洲绿色未来

  合作的成果虽然丰硕,但仍面临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的问题。

  作为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国家,孟加拉国的能源需求增长非常快。“孟加拉国在实施可再生能源政策面临不少的挑战,需要更多技术和投资方面的支持。”孟加拉国能矿司副司长尼罗德·钱德拉·蒙多尔说。

  国家电投投建孟加拉国第一个大型集中式风电项目——孟加拉国科巴风电项目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能源与矿产部能源效率与促进司司长詹拓·米拉塔纳鹏认为,国际能源合作能更好地加强电力领域的网络互联互通。老挝也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以及运营的经验来实现跨越。

  亚洲各国发展阶段和能源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高度互补、利益深度融合。

  安丰全认为,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亚洲各国深化能源电力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前景,有利于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为亚洲繁荣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对此,安丰全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协调互通,确保各国政策协调一致;二是促进技术创新与分享,加大科技投入以推动能源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三是高质量建设多边合作平台,制定共同的行动计划;四是加强能源投融资合作,共同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推动技术的跨国转移,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全球气候治理呈现新局面,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科斯·拉·卡梅拉认为:“2020年,亚太地区和整个亚洲区域可再生能源占比升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是,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挑战。今天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让我们开发清洁技术能源,让我们替代原有的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在亚洲地区的潜力巨大,而且本地区也是积累了开发可再生能源诸多的经验。”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2023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3.72亿千瓦,新增装机量达2.95亿千瓦,同比涨幅达9.6%,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项目促进和支持部主任艾哈迈德·巴德尔认为,尽管可再生能源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仍集中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其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吸引了大多数投资,占2022年全球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2015年至2021年间,人均投资增长了51%。为此,“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将通过帮助项目开发商更有效地获得融资来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部署,并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建立更强大的项目组合。”艾哈迈德·巴德尔表示。

  未来,亚洲各国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发、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促使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能效进一步提升;加强亚洲国家间的清洁能源投资,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其中,能够促进亚洲各国间的深度合作,最终实现绿电共发、绿电共享,造福亚洲未来,已成共识。(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