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10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现场,洋溢着坦诚而热烈的氛围,发出会心的笑声,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高规格座谈会之后,浓浓的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立即传遍大江南北,温暖民企心田。

  民营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截至2024年9月底的数据,我国民营企业共有5554.23万户,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民营企业42万多家,二者均占全国总量的92%以上。

  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需要系统论的筹划与指导,特别需要系统思维的赋能。

  系统论和系统思维告诉我们,系统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主动根据这些特征,利用系统思维来分析和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先看层次性。民营经济是个大系统,同时它又是国家社会经济大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它的生存发展与国家级的大系统息息相关,既要服从上一层次的系统,同时也需要上一次层级系统的加持和赋能。此次高规格的民企座谈会,正是国家大系统对民营经济子系统的顶层加持和高位赋能。同时,民营经济系统内部也具有层次性,企业规模有大中小之分,影响力上有链主企业和链内企业之别。此次参会企业在企业规模和影响力上均居于民营经济系统的高层次,与此同时,还有绝大多数的民企分布于系统的各个层次,它们的生存与发展对于民营经济子系统的生存与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像一场体育比赛,有总冠军,也有单项冠军,还有更多的参与者,是它们共同托起一场盛大的比赛。经济领域里则更复杂,比如,它还有众多“隐性冠军”的存在呢。

  再看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作为一个整体,民营子系统在发展历史、产权归属、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它们与国企、外企等的确具有差异性,所以完全有必要实施差异化的管理和支持,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内设民营经济发展局,正是正视这一差异性的有力证明。据了解,在浙江等地,也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

  民营经济子系统又是开放的,它与社会经济的其它子系统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共生共荣的关系。各级政府下大力气破除民企面临的“玻璃门”“隐性门”“弹簧门”,也正是优化改善民营经济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关系的科学举措。民企座谈会之后,各系统都在梳理和出台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正是基于其开放性的特质。据了解,金融系统闻风而动,将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并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

  可贵的是,民营经济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千四万”精神到当前的全球竞争,千辛万苦不放弃,一路风雨一路歌,始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这说明民营经济系统具有强大的自组织性和优化演化能力。中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以系统论的视角不难发现,借民企座谈会的东风,从顶层出发正在层层为民营经济系统赋能加持,社会经济各子系统正在不断刷新对民营经济系统的友好界面,民营经济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也展现出共生共荣的良好态势。可以预期,一个民营经济生态的春天,必将孕出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