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偲)新年伊始,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印发《2025年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以务实举措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总体上,《若干措施》围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整体协同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推出聚焦技术帮扶、标杆培育、基础支撑、培育应用保护、开放包容等五大方面共23条具体措施,助力深圳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具体而言,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提出“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攻关扶持力度”“服务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强化产品质量技术帮扶”支撑和扶持措施;在标杆培育方面,采取“培育选树质量领军企业”“实施‘卓越启航’质量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推动质量管理模式创新”等方式,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敏捷性、增强内核竞争力;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方面,集成式采用“实施标准引领行动”“打造标准国际化高地”“建设高水平计量检测技术创新载体”“健全质量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实施重点产业链质量强链专项”“深化‘快检+监管、办案、服务’改革”等方式,强化产业底座支撑。

  在知识产权培育、应用和保护方面, 提出“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高规格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健全产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等措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促进关键领域高质量知识产权供给;在协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提出探索“沙盒”监管、质量信用指标体系等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深质贷”“深质投”等质量金融工具,强化品牌出海扶持力度,探索产业民生质量联动提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协同发展,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措施,构建“大市场、大质量”机制,加快形成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市场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