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上海宝山的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排排“智能导引车”正在平稳地进行集装箱搬运作业。
“2022年洋山四期码头投入运行时,被人们赞叹为‘无人码头’,因为它大量运用了‘自动导引车’,码头上看不到人。”上港集团罗东公司副总经理石岩表示,“如今,我们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通过技术攻关已实现智能化运转。别看这里的车长得跟洋山港AGV‘自动导引车’一样,但其实它叫AIV,一字之差,内涵却大有不同。”原来,洋山四期码头在地面布置了6万个磁钉,无人车通过磁力循迹引导进行作业。现在,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采用的AIV通过北斗导航,做到了全场无循迹的自动引导,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全流程自动化管控是上海港对标世界一流的另一亮点。
在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大屏上智能机器即时传输的数据令人目不暇接。各大技术的融合运用,推动上海港向国际强港迈进。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秦涛介绍:“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全面实现岸桥、场桥等作业场景的智能化自动运转。”
与数智化改造同步推进的是绿色转型。
上港集团通过完善低碳设施布局,更新改造港机设备,基本完成了油改电、油改气等工作,并在传统码头改造、岸基供电等方面取得进展。
所谓“岸电”,是一种较为环保的船舶能源供给方式。去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码头基本实现岸基供电全覆盖,全年岸基供电连船582艘次,供电1420万千瓦时。港区主要设备的低碳化改造基本完成,清洁能源使用程度逐年提升。
为更好统筹整合全港能源资源,今年2月份上港集团还新设成立能源平台公司,作为集团能源板块的一体化管理平台、绿色能源中心的建设运营主体,努力建设形成上海港多种绿色能源“储、输、供”链条,满足国际航行船舶在航行途中和在港期间的绿色能源需求。5月,上海港完成第100艘次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LNG燃料加注服务能级不断跃升。
随着航运软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各种航运要素向上海集聚,越来越多长三角地区车企选择上海作为汽车出口港。
近日,长江驳轮“民福号”满载1145辆奇瑞公司生产的汽车从芜湖港启运,沿长江顺流而下,到达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随后将发往海外市场。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国际公司运营管理部科长邹文表示:“目前,我们公司滚装海船出口量的95%采用‘江海联运’模式,从芜湖港运输至上海外高桥港出口至全球各地。‘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驳船装载量大,运抵时间准,装卸环节少,车辆质损率低,加之每辆车运输成本可节省20%,货损率降低39%,提升了产品的海外竞争力。”
外港海关负责出口汽车监管工作的查验九科科长陈佳表示:“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拥有通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出口航线,可将长江沿线各港口与上海外高桥港联通一体,为车企打造绿色、高效物流通道。”
据了解,今年前4个月,外港海关累计监管出口汽车39.45万辆,同比增长23.03%,其中以“江海联运”模式出口汽车占比近三成。(经济日报记者 唐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