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近日,1ms(毫秒)城市算网中国行专家座谈会和专题探访活动在上海顺利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总编辑王保平在座谈会上介绍,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城市算网整合算力资源、协同匹配算力需求,对城市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城市算网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未来的必然趋势,未来需持续加强统筹规划、聚焦技术创新,推动城市算网基础设施赋能千行百业高效应用。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凌坚表示,上海积极落实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以“算力浦江”专项行动为指引,积极推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5G-A基站、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算力平台建设及绿色算力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综合算力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未来上海市将持续拓展算网应用场景,凝聚产业合力,为全国数字经济稳定增长贡献上海力量。

  中国信通院首席专家石友康强调了1ms城市算网的建设价值和重要性。他说,城市算网作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其建设运营正逐步成为城市智能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中国信通院正通过体系化开展产业研究、标准研制、应用案例遴选等工作助力城市算网综合服务能力提质升级。他还建议,持续深化行业赋能、打造开放协作生态,共推城市算网规模化实践与高质量协同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副处长吴南竹表示,上海贯彻国家算力产业战略,将其作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突破口。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出台智算中心建设导则、推动上线算力统一调度服务平台、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工作等不断夯实算力基础底座力量,并推出10亿元专项补贴,发放“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助力企业便捷高效用算,未来将持续积极推动城市算网服务能力提升。

  座谈会后,与会专家一行走进商汤科技、无问芯穹等上海市典型算力产业创新企业,实地探访上海市1ms城市算网如何高效赋能产业发展,助推城市数字经济高速增长。

  商汤科技认为,AI的规模化落地需要集约化、体系化的基础设施支撑,公司坚定投入商汤大装置的建设。2022年临港AIDC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亚洲最大AI计算中心之一,现在通过运营模式将算力总规模提升至28,000PFlops。目前,智算节点完成了覆盖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中西部重点区域的全国布局,实现全国联网统一调度,这种前瞻布局,让商汤迅速形成覆盖“算力-平台-方案-服务”的端到端系统化能力,既为商汤日日新大模型的迭代提供了核心动力,也快速承接了各行业客户的大模型创新需求。在赋能行业大模型落地的过程中,1ms城市算网以其低时延特性解决大模型分布式训练的通信瓶颈,使跨智算节点高速互联成为可能,从而大幅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在低时延网络支持下,中心节点可承担更多高频计算需求,中心节点的池化资源可提供按需动态分配、按量计费的方式,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服务,加速AI应用。

  无问芯穹依托“多元异构、软硬协同”的核心技术理念,致力于构建连接“M种模型”与“N种芯片”的AI基础设施新范式,实现各类大模型算法在多元芯片架构上高效部署与协同运行。无问芯穹推出的Infini-AI异构云平台,以多样化芯片为算力底座,为大模型开发者提供兼具高性能与高性价比的算力资源及原生工具链,全面覆盖从模型开发、训练到推理部署的全流程,有效推动大模型应用的降本增效。无问芯穹认为,1ms城市算网的建设与运营将推动突破物理距离对算力协同的限制,进一步助力无问芯穹跨地域、异构异属的算力资源灵活并网与统一调度的能力,在供、需两侧赋能算力运营平台,强化异构异属数据中心算力互联协同,提升用户入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