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部署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
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治理“大城市病”,根本出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要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202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新时代十年来,北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要求,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主要体现在:首都功能显著增强、协同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科技创新全面跃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稳步提升,城市风貌实现历史性改善;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建设实现历史性提升。
一、数字生活建设方面
北京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主动做“减法”,剥掉“白菜帮”,做好“白菜心”,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在市政、交通、人居环境等重要领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切实成效。以雨儿胡同为例,北京的胡同已经不是过去破旧、杂乱的状态,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生活在胡同的居民体会到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与便捷。北海公园周边的改造,达智桥胡同的改造等,在给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体现着古都北京特有的人文风貌。以三里屯太古里为例,北京的消费商圈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二、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水环境方面,以永定河为例,我们通过智能终端严密监测水流及水质,为区域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2019年以来接续实施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2020年实现了北京境内河段水流贯通,2021年实现永定河全线连山通海,河势河型优化巩固,河流连通性显著提升,地表地下协同修复,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2022年8月,一款“河湖鸟类AI智能识别监测装备”在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等地试点应用。基于这套装备,北京水务系统将逐步构建全市水生态监测链网。
近年来,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这是北京一微克一微克“抠”出来的结果。北京用了许多高精尖技术,布下“天罗地网”,密切监测空气情况,在这样精心的治理下,我们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2013年至2020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8微克/立方米,八年间降幅达到57.5%。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6天,同比基本持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年均PM2.5浓度降到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针对道路上的扬尘,北京市基于道路扬尘车载走航监测技术,积极探索并构建了道路扬尘污染精细化监管体系,每月对全市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1800余条道路进行监测并编制监测报告,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取得明显成效。
三、智慧交通建设方面
2022年,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4%,绿色出行满意度达87.9%。地面公交方面,全市公交专用道达到1005车道公里,同时协调推进规划公交场站用地腾退移交和建设工作。慢行系统方面,推动市区两级慢行系统综合治理。自行车专用路累计通行量已超过318万人次,日均服务4000至5000人次之间。
全无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在北京经开区全面推广。2023年以来,示范区已全面启动3.0阶段建设,将逐步推进落实复制推广、技术迭代、政策创新、产业聚集四项任务,在“安全第一,兼顾效率”的原则下,推动全无人载人示范,进而实现全无人载客商业化试点。
高德平台和北京市社区服务相关单位展开合作,在城六区设立20个助老暖心车站,附近社区的老年人可以通过车站设置的二维码一键叫车。
近年来,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推进信号灯“五统一”管理、规模化建设和智能化应用三大工程,不断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和市民的出行体验。2022年,北京市9500余处信号灯已全部接入统一信号控制管理平台,实现智能联网、智慧应用。2023年将启动北京MaaS2.0建设,优化提升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出行导航服务,拓展“航空/铁路+城市交通”为重点的城际出行应用场景。同时,推进建设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三期,打造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决策、智慧调度“四位一体”的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体系,持续优化智慧交通大脑。
四、数字文化建设方面
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许多“黑科技”得以充分展示。首钢打造“首发+首店”新高地,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的全部场馆实现了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场馆的照明、运行和交通等用电均由河北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来自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绿电,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输入北京电网,它们通过适用于北京冬奥会的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照亮北京赛区场馆,为冬奥场馆的“绿色运行”提供保障。
除冬奥场馆外,北京还有数字故宫、数字长城等数字文化建设精品。比如,数字中轴线。一条中轴线,撑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风景。目前,我们已基本完成覆盖中轴线遗产核心区5.9平方公里范围的实景三维建设,最终形成的实景三维中轴线将为中轴线遗产要素的监测和管理、保护与利用提供完整的空间数据底座。
此外,“数字圆明园”模拟成像出曾经辉煌的风貌,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直观感受到圆明园的盛景。“数字圆明园”成果已应用于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使游客在历史文化滋养中漫游圆明园、了解圆明园,这既是对文物的保护,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2023年,北京法海寺壁画主题沉浸式数字艺术馆对公众开放。数字化技术让法海寺静态脆弱的文物壁画“活”起来、“动”起来,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法海寺壁画的前世今生、创作细节、艺术价值。
五、数字政府建设方面
北京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这得益于政策的引领作用,科技的支撑作用,以及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探索。网格化管理,“12345”接诉即办,都是北京打造出来的重要成果,未来我们要向“未诉先办”方向努力。“12345”热线积累了海量数据,这些都是民生数据,依靠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技术,我们能精准计算出在解决完上一个诉求后,老百姓下一步的诉求是什么,从而实现“未诉先办”。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北京推出营商环境6.0版本,以更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归集串联,老百姓不再需要到线下各办事大厅来回跑,在线上就可以享受充分便捷的服务。比如“北京通”APP,北京市民可以在里面查公积金、医保余额,预约挂号等。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果。
六、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方面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沿途察看“城市绿心”植树造林地块,视察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和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模型,详细了解副中心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情况。
近年来,通州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三座新地标,建筑面积超30万平方米,目前已初现真容。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并在商务服务、文化旅游方面聚集优势产业,为副中心打造北京新“一翼”奠定坚实基础。
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数字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中国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能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中找到相应的应用场景。北京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蓝绿交织、生态亲水,展示出一幅自然共融的文明和谐美丽画卷。台湖演艺小镇围绕“特而精、小而美、活而新”的规划建设理念,正一步步打造成展现城市副中心文化魅力的新名片和中国特色小镇的示范标杆。在“智慧大运河(通州段)”场景中,虚拟现实、全息显示、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带来历史文化数字传承新体验。张家湾公园以“村·水·林·园”为设计理念。在“泗水古巷”景点,一条水巷在绿树繁花、亭台水榭中婀娜穿行,上有造型精致的石拱桥数座,俨然是婉约灵动的江南水乡气象。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位置,以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葫芦湖、大光楼为核心,承载起丰厚的运河历史文化。游客在燃灯塔、大光楼、北关闸桥、漕运码头、柳荫码头等智慧景点扫码地点,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观赏不同光影秀片段,开启跨越千年的水上文明奇幻之旅。大运河畔蜿蜒的绿道,为市民提供充分的休闲健身空间。
近年来,通过运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营造深潭、浅湾、急流和缓流等复杂环境,构建立体式“水下森林”等措施,北京城市副中心镜河水生态状况日益向好。2022年12月,镜河水域首次发现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四角刻叶菱。四角刻叶菱资源十分稀少,此次在镜河水域发现,标志了镜河水域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通州区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总面积5万亩,拥有3万亩育种展示基地、千亩新品种展示基地,是打造“农业中关村”的重要一极。2023年,各科研机构、公司将力争把园区打造成为种业体制创新的“试验田”、种业领军企业的“孵化田”,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农作物新品种生成的“培育田”,建设我国种业发展的新高地。
七、科技创新方面
如果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数字经济不发达,就谈不上智慧城市建设,也谈不上数字中国建设。十年来,北京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以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培育了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突破了关键领域的一批核心技术,在科技创新领域交出了一份闪亮的答卷。
“三城一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平台,包括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它们以不足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GDP的三分之一。众多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落户于此,涌现出了“量子直接通信距离100公里”等科研成果。怀柔科学城有5个大科学装置,包括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和“子午工程”二期。未来科学城有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研院)参与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该工程的顺利完成为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这一冬奥配套工程后续投入运营奠定了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加速发展期。全市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超过了纽约、柏林等国际知名创新城市。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从2015年的13.8%提升至2019年的15.9%。累计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奖项占全国的30%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实现翻番。2019年,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1700亿元,是2015年的2.4倍。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理应走在前列。据《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2》显示,北京是唯一进入前10的中国内地城市。新时代十年来,北京在“四个中心”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梁丽《感悟思想伟力 谱写数字中国建设北京新篇章》摘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