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当前头部创新药企研发&销售体系成熟,费用增长稳健,伴随核心产品商业化持续放量,多家企业扭亏节点临近,创新迎来收获期。重点关注产品差异化优势显著、创新属性较高的细分龙头。
全文如下
【医药】政策再加码,创新药支付端持续改善
创新药持续获得政策支持,有望获得更多资金及市场准入支持。“医药云端工作室”、“健识局”等微信公众号报道《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重点内容包括:(1)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创新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总资产占比5%的,可获得税收优惠&商业健康保险合作&探索允许个人医保购买其覆盖创新药保险产品;(2)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可使用财政资金购买;(3)医保、商保部门共同制定丙类目录,将高水平创新药纳入丙类目录;(4)医保企业按支付标准协议价格向医保定点机构供应谈判药品,向非医保定点机构供应可不受支付标准约束。该意见稿从资金层面、定价、支付端等角度对创新药企给予支持。
利好政策频发,创新药行业在支付端迎来边际改善。2015-2021年创新药相关政策围绕审评审批端,从加快国内创新药临床、上市流程到提升药品上市门槛,优质国产创新药获批数量快速增加。近年来多项利好政策围绕准入、支付端陆续出台。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地方政策亦积极响应,如上海、广东等地推动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动态调整,破除进院壁垒。同期,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DRG/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创新药有望通过特例单议机制在体系中除外支付。2025年丙类医保目录即将推出,将覆盖高价创新药,并与商业健康险结合,形成多层次支付体系,进一步优化商业化环境。
国际化方兴未艾,License-out与自主开发双双取得突破。据insight数据库统计,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License-out)达75起(占全球创新药交易数量超10%),首付款超48亿美元(占全球首付款金额约20%),ADC药物、双抗等前沿技术成为出海主力。国产创新药的国际化硕果累累。百济神州自主开发的泽布替尼销售额2024Q1-3同比增长107%,全年收入预计超25亿美元,美国地区为其增长主要动力。目前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等企业全球三期临床顺利进展,多个重磅国产创新药有望接力开拓广阔美国市场。
扭亏节点临近,看好头部创新药企。当前头部创新药企研发&销售体系成熟,费用增长稳健,伴随核心产品商业化持续放量,多家企业扭亏节点临近,创新迎来收获期。重点关注产品差异化优势显著、创新属性较高的细分龙头。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