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研报表示,近年缅甸稀土产量增长迅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但受制于政局动乱、资源禀赋透支风险,供给或形成较强约束,而需求端国内“两新”政策加码强化终端景气周期,稀土价格有望呈现稳步上涨,稀土板块第二阶段反转或逐步开启。

  全文如下

  【有色】“稀土小强”难放量,“两新”强化反转逻辑

  投资建议:维持稀土行业“增持”评级。近年缅甸稀土产量增长迅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但受制于政局动乱、资源禀赋透支风险,供给或形成较强约束,而需求端国内“两新”政策加码强化终端景气周期,稀土价格有望呈现稳步上涨,稀土板块第二阶段反转或逐步开启。

  近年缅甸稀土产量增长迅速,但资源禀赋透支风险剧增,开发前景不容乐观。缅甸稀土资源潜力大、产量增长迅速,2023年缅甸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稀土生产国(产量占比11%)、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占我国稀土矿进口总量比重45%),2024年我国自缅甸进口的中重稀土矿体量已经达到3.2万吨,是国内重稀土矿配额的1.6倍,表明缅甸稀土对国内中重稀土矿的供给尤其重要。但受制于政局动荡、稀土矿业政策偏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稀土资源开发环境不容乐观,在经历2018-2023年产量快速增长后,缅甸稀土矿受滥采滥挖、战乱等扰动因素更加明显,我们认为缅甸后续产量大幅增加的难度较大。

  当前缅甸封关影响并未结束,2025年缅甸稀土供给或低于预期。2024年10-12月缅甸由于内战封关,12月国内自缅甸进口稀土量急剧下滑至300吨左右。尽管12月以来已经通关,但矿商和当地政府利益协商难度加大,至今缅甸进口量仍未恢复,若扰动时间拉长,2025年缅甸进口对国内稀土矿供给量补充或不及预期。据我们测算,中性预期下,2025年我国自缅甸进口稀土矿约2.4万吨,较2023/2024年分别下滑42%/30%,有望形成较强的供给约束。

  稀土“小强”难放量,叠加“两新”政策强化终端景气周期,助力稀土磁材板块第二阶段反转开启。我们认为稀土反转周期已经逐步开启,稀土价格有望随供需改善稳步上涨。需求方面,2024年以来国内“两新”政策加码强化终端景气周期,我们测算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空调对稀土磁材需求有望维持33%/7%增速,氧化镨钕维持紧平衡状态;供给方面,若缅甸2025年稀土供给低于预期,将明显放大价格上涨弹性。复盘2020-2021年稀土板块表现,第一阶段股价领先稀土商品价格反弹,我们认为2024年H2以来稀土板块股价的第一阶段反转已经基本完成,后续板块业绩有望随稀土价格稳步回暖,优选量增逻辑明确、能够贡献超额利润的稀土/磁材龙头标的。

  风险提示:海外供给释放超预期,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