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蒙古国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快速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中冶集团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在共建国家建设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福祉的工程项目。中国二冶作为基本建设主力军,积极响应,勇于担当,克服疫情、通关、人员进出等困难,为蒙古国建设、城市发展和公共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并受到高度评价,蒙古国建设部向中国二冶颁发荣誉证书,成功当选中华总商会蒙古商会建筑分会理事。
以“实”的举措建设援外精品工程蒙古国棚户区改造项目是中蒙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重要民生工程,是睦邻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友好见证。同时也是中冶集团全方位擦亮“一带一路”金字招牌的重要项目。谋划好落实好该项目,对推动中蒙关系发展、提高务实合作水平、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托勒河畔,总建筑面积9.3954万平方米,主要包括8栋住宅楼、地下车库、配套设备用房、室外活动场地、小区道路、绿化硬化、外网等施工内容。其中,住宅楼地上21层,地下1层,主体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全部为精装修。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一直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国二冶肩负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厚重使命,从项目文明施工到安全环境保护,从项目成本管理到风险管控,每一个环节都提前研究部署。制定钢筋、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质量措施、安全措施和工期保证措施,积极编制项目创优创奖方案、劳动纠纷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舆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措施,保证工程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蒙古国建设部全程参与后称:“中国二冶拿出了具有超强核心竞争力的冶金建设运营最佳整体方案”。
用中国先进技术强质量提效率。针对本项目住宅楼均为21层,属于高层建筑,具有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技术质量要求苛刻等难点。施工中,项目部克服蒙古国相关设计及工程师、建筑工人首次接触这项技术,语言障碍多、专业术语掌握缺乏、施工技术及操作规程经验少等超级难题,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和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多次组织蒙古国建筑工人培训,多次与蒙方人员解读爬架的方案及技术问题,加强沟通与交流研讨,最终突破难关。7月12日,项目8栋楼附着式脚手架全部提升成功。先进技术在该项目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蒙古国建筑市场反响巨大。由蒙古国城建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建筑质量、安全生产示范观摩活动。先进的施工经验和创新技术,不但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至此项目按下“快进键”,跑出工程建让加速度。
以“拼”的作为保履约拓市场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中国二冶承揽到这项海外工程后,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疫情封锁升级、人员流动困难,视频会议、语音通话等远程连线,成了中国二冶和项目团队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新方式。与此同时,中国二冶人的“逆行出征”也不曾停步。2021年3月,国内疫情放缓,但蒙古国疫情形势严峻,项目团队一行7人的赴蒙之行愈发不易,从包头出发,绕经广州和韩国首尔,历时5天、行程7000多公里,于3月17日平安抵达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履职援蒙古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监管任务。为了进一步打开工程建设起稳向好的局面,项目部加快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围挡建设,实现工程全封闭管理,项目部管理人员克服人身地不熟、材料进场困难、气候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顶风冒雪,制定材料进场计划,通过网上招投标等方式,完成施工现场围挡、办公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任务,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施工生产两不误。2022年6月26日,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远在蒙古国的建设者克服当地气候条件恶劣、两国施工技术差异大、材料供应短缺等不利因素,突破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量大、施工工艺复杂,支撑体系庞大,质量要求高等施工难点,提前策划,科学组织,紧扣网络计划,历经春夏秋施工大干,8栋住宅楼快速向上攀升,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任务,实现全线封顶目标。
“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已经落地生根。中国二冶蒙古国棚户区改造项目提前全线封顶,在蒙古国树立了极佳的社会信誉和良好的形象,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实践中塑造“链”动中蒙两国的中国品牌,实现以现场保市场滚动发展的市场营销战略,中国二冶在蒙古国市场建立海外窗口公司,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CSMC蒙古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中国中冶海外市场开发及经营管理独家授权,从初步踏足蒙古国市场到摸索项目落地,成功中标签约蒙古国丹巴达尔扎供热厂项目。目前,中国二冶已逐步对蒙古国市场展开评估,今后将依托援蒙项目积极配合集团公司海外部加速开发蒙古国市场。(中国二冶城建分公司索慧利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