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快速加深的老龄程度、急剧弱化的家庭养老功能乃至极度不平衡不充分的个人养老和国家保障金养老,中国在2020年首次正式提出我国的“积极老龄化”战略,指明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应是一种道路整合、风险共担和互济互助模式,在走好政府和市场两条路的同时,可以考虑盘活社会资源,走第三条道路,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必需且必然的选择。

  在此背景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依赖时间货币作为存储与流通两用的补充性货币,由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并为自己以后享受志愿服务积累时长,运用于互助养老模式中时尤其强调最大限度动员低龄健康老人的力量参与服务,满足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与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底层逻辑,且具备“经济性、平等性、互利性和循环性等显著特征”,富有可循环实现的动力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各地市政府也开始依循国家方针政策、结合各地市具体情况出台意见、建议以及行动纲领,支持时间银行模式的实现,助推老龄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基于此,为调和养老供需矛盾、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借鉴发达国家对策,尽早从本土试点中得出经验,及时予以改进,结合我国国情设计合适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为日后适用于更大范围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实证依据将是未来养老服务研究的一大发展方向。



  调研内容与调研结果

  1、理论对话与研究内容梳理

  通过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和政策,对以往研究和试点探索做一个综合性回顾,整理分析国内外时间银行模式的运行现状、服务内容类型、特点、优势、不足、发展方向,在理论框架指引下把握既往研究成果,重点对厦门市现状与既往研究的研究空白与矛盾争议进行进一步的调研探究。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自20世纪末传入我国,也被称作“时间储蓄”。穆光宗对“时间储蓄”的定义是志愿者组织借助时间储蓄卡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并当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出现困难时,由其他志愿者对其提供无偿的服务。我国在引入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策略时,较多地应用于居家养老互助的服务过程中。时间银行在广义上指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并为自己以后享受志愿服务积累时长,狭义上指低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待自己年老时可享受他人同等时长的服务,也可进行实物兑换。中国的时间银行试点最早起源于1998年上海虹口区开办的“劳务银行”,随后于广东广州“爱心时间银行”、河北肥乡“农村互助幸福院”、以及重庆、北京、浙江嘉兴、安徽合肥、四川成都、江苏南京、山东济南、湖南衡阳、河南洛阳等城市也先后成立“爱心时间银行”。

  该模式的特色在于“客户”无需照料时“储蓄”服务,需要时再享受服务,形成服务时间存储—提取的管理安排,目的在于解决“老龄老人没人照顾,低龄老人希望有事干”两种需求。时间银行内部流通的“时间货币”被美国经济学家EdgarS.Cahn称为补充性货币系统,补充性货币即通过各类组织、政府乃至个体创造的一类货币,这种“货币”既可以储蓄,又可以流通,能够给予现有货币体系更多维度,用于满足在国家顶层设计未涵盖的领域、具有特殊需要的社会群体的诉求,例如缓解养老公共服务供给和资金来源的困境。总结来说,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即以“60-69岁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和中青年人为志愿者,展开的以社区为主要依托,通过构建以时间为一般等价物的社区生态,规范邻里互助行为、链接社区资源,开发共享式养老资源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资本,形成劳动成果代际接力的方式以缓解未来养老压力”。



  2、面向厦门市的实施现状调研

  通过综合回顾养老模式的现实需要与供需失衡矛盾,在国家、省市的政策指引下,调研小队最终选取厦门市首批试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营平社区、铁山社区、仙阁社区与文安社区“幸福工作室”四地作为调研场所,展开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调研。

  营平社区:

  营平社区以“低龄服务高龄”的代际循环支持为核心理念开展时间银行模式,主要是“一对一”的结对帮助形式,志愿者多为受助高龄老人居住地附近的低龄老年志愿者邻居,服务内容主要有为老人送药、电话联系或者入户陪伴老人、爱心厨房送餐等活动。比较特别的是营平社区与厦门捷力居家养老智能关爱中心联动,为受助老人配备了“手腕宝”系统用于紧急情况呼救,并设计与维护了志愿者端口的APP用于接收求助信息,实现时间银行志愿服务记录与智能化运行。



  铁山社区:

  铁山社区不同于营平社区的一对一帮扶模式,而是以农村幸福院的形式展开活动,主要以文娱活动的形式丰富老人的生活,负责组织活动与参与活动的老人们均可以获得积分,并以积分兑换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



  仙阁社区:

  类似于营平社区的运营模式,但仙阁社区计划加入专业养老工作者元素,例如从事为老人翻身拍背、肢体按摩、康复理疗等专业护理工作。但在计划初期便遭遇了新冠疫情,实质上未能顺利展开试点活动。

  文安社区:

  与由厦门市政府牵头的三个首批时间银行试点社区不同,文安社区的幸福工作室由社区联合仁爱爱心服务中心的义工与迦南地安康中心的专业志工共同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保驾护航。也正因为加入了专业社工的力量,弥补了原先社区资源链接不足、助老员短缺和专业服务不足的问题,可为老人们提供居家护理等个性化服务。



  从志愿者激励机制来看,四个社区都没有采用传统的“存储时间”的形式。如居委会负责人所言,“时间银行能不能长久发展下去都不能得到保障,大家都更想要能够即时兑换物资的回馈形式”。营平社区和铁山社区提供服务积分累积和爱心兑换点平台,供给参与服务的志愿者积分累积的形式,凭积分在爱心兑换点购买物资。“幸福工作室”划分多小组对应不同项目,并定期进行汇报,根据探访时间、探访方式、是否提供特殊护理等获得差异化积分,存储进时间银行帐户里,积分兑换渠道为仁爱爱心安康中心内部,将来自己或直系亲属遭遇困难或有需要时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兑换居家服务、养老用品、入住养老机构优惠等等值服务。

  3、时间银行的现存问题与未来改进方向研究

  在我们的调研中,综合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受助老人、养老机构的多个视角,发现可能存在以下的不足。首先,受制于资源短缺和资金有限,“时间银行”的覆盖范围比较小,有很大部分人对其并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其次,服务劳动和时间价值的衡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服务不对等导致无法解决老年人的需求;再次,制约“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伪公益”氛围,缺少须要的信用担保会使“时间银行”有名无实;最后,作为政府主体来说,时间货币作为补充性货币系统,其长效维护和运转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技术条件要求高,相较于其它养老模式来说运行成本较高。最后,根据养老服务内容、养老服务实际需求、志愿者参与意向、受助者获得成效与体系管理、资源分配、人员激励等可能的现存问题,实践队成员同样将综合文献调研法与实地调研法为未来运行模式的政策拟定与实践落实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与建议。

  (厦门大学吴璐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