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模”争流,谁能争先?全球领先的I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IDC最新发布的《AI大模型技术能力评估报告2023》给出了答案。报告显示,百度文心大模型3.5拿下12项指标的7个满分,综合评分第一,算法模型第一,行业覆盖第一,足见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基础技术深度和产业应用覆盖广度。
IDC《AI大模型技术能力评估报告,2023》:百度7项满分、综合评分第一
“算法模型”、“行业覆盖”两个核心指标获唯一满分
当前大模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IDC评估报告围绕产品技术、服务生态以及行业应用三大维度,考察大模型的10余项指标,其中“算法模型”和“行业覆盖”成为衡量大模型能力极其重要的两个指标,这也影射了大模型的产品技术能力和行业应用能力。
产品技术能力中,“算法模型”维度是重中之重,是大模型能力最为核心的要素,也是决定大模型应用效果的根本所在。只有通过算法模型技术的突破,实现具有通用效果优势的大模型底座,才能支撑更广泛的行业覆盖,才能使各行各业充分享受技术突破带来的红利,破解AI落地门槛高的困境。
行业应用能力中,应用覆盖的广度是当下大模型厂商最为关注的指标。“行业覆盖”通过企业级客户数量和落地行业数,体现了大模型在产业落地上的实力,是大模型效果通用领先性、行业结合能力两方面的综合体现。
“算法模型”、“行业覆盖”两个核心指标有其内在的关联性,行业覆盖的广度是算法模型通用领先性的集中体现,也将为算法模型能力持续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正向反馈,形成持续迭代提升的飞轮。
本次评估中,百度文心大模型两项指标在众多厂商中均获得唯一满分,充分体现了文心大模型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和行业应用的广泛性。
行业首个大模型评估框架,综合评分第一、唯一算法满分
这是IDC首次提出AI大模型技术能力评估框架,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科大讯飞、360、商汤等在内的14家国内主流大模型厂商参与了本次评估。结果显示,百度AI大模型整体竞争力位于领先水平,成为大模型技术突破者和应用引领者。百度文心在模型能力、工具平台、生态布局以及行业覆盖上优势明显,并已提前进入商业化落地探索阶段。
IDC《AI大模型技术能力评估报告,2023》:百度获算法模型、行业覆盖唯一满分
文心大模型在此次IDC评估中获得了算法模型维度的唯一一个满分,充分体现了百度在大模型核心技术上的领先优势。百度自2019年开始深耕预训练模型研发,先后发布知识增强文心系列模型。前不久,百度正式发布文心大模型3.5版本,进一步在基础模型、知识增强、检索增强等多项核心技术上取得创新,新版本在各项能力上均有明显提升。
多个公开测评显示,文心大模型3.5版支持下的文心一言中文能力突出,甚至有超出GPT-4的表现;综合能力在评测中超过ChatGPT,遥遥领先于其他大模型。多项“第一”的取得得益于百度“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四层技术栈优势、知识增强的核心特色和繁荣的大模型生态三大优势。
据报道,百度自研的深度学习平台飞桨有力支撑了大模型的高效训练和推理。飞桨与文心的协同优化,让文心大模型3.5最新版本的模型效果提升50%,训练速度提升2倍,推理速度提升30倍。知识增强作为文心大模型的核心特色之一,实现了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更强的可解释性。
在大模型生态方面,百度文心已形成企业、教育、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最新数据显示,百度有超过750万开发者基础,20万企业生态基础,多层次开展大模型人才培训、企业赋能、开发者运营。百度还设立了10亿创投基金,鼓励大模型创意,繁荣大模型生态。
文心拥有中国最大产业应用规模,行业覆盖获评唯一满分
AI大模型已经从拼参数发展到拼应用,进入大规模可复制的产业落地阶段。百度文心大模型源于产业实践,服务于产业实践,业内首次提出了行业大模型的落地思路,联合国家电网、浦发银行、泰康、吉利、哈尔滨市、深圳燃气、TCL、上海辞书出版社等企业单位,合作发布了11个行业大模型,是业内最早和广泛深入推动行业大模型的厂商。
百度文心大模型全景图
IDC评估结果显示,百度文心大模型在行业覆盖上获得唯一满分成绩,在能源、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已经实现广泛业务布局和落地场景探索。
据介绍,文心大模型已经拥有中国最大的产业应用规模,目前有15万家企业申请接入文心一言测试。百度智能云与300多家生态伙伴,在超过400个场景中已取得相当不错的测试效果。
以能源电力为例,在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面向复杂电网的专业场景,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与智研院联合训练电力行业大模型,在电网设备、客服等实际业务场景进行试点验证,可以显著增强电网运营的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百度也和深圳燃气联合发布了燃气行业大模型,破解燃气企业运营场景繁杂、安全风险识别困难等难题。
未来,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强依赖大模型,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会基于大模型来开发。百度文心大模型将持续发挥算法模型基础技术优势,助力千行百业中国企业将大模型内化为自身的生产力工具,走上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快车道,构建面向全球的强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