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重构信任。

  1月20日,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开幕,来自全球的近3000名嘉宾,将围绕“智能时代的合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重点关注重新构想增长、智能时代的产业、投资于人、保卫地球和重建信任五大领域。

  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俄乌冲突、中东问题、全球左右翼力量平衡生变,国际贸易规则面临重塑等,让世界处于调频的尖峰时刻。同时,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生活,并深度改变经济社会结构,改变人与人、人与其他组织、人与自然的连接方式,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影响深远的断点均衡变革,人们需重构信任,探寻可持续的安全感,需要更加包容和深度合作,去应对世界的未定之状。

  智人跨越东非大裂谷,在全球撒落迁徙,依靠的就是相互信任和合作,分享和包容,不断探寻打开未定世界的低成本方式。在智能时代重建信任,首先需明晰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面临怎样的信任断裂问题。

  当前世界面临的是一场经济社会连接方式的系统重构,这涉及我们曾经熟悉的各种关系。以国际经贸合作为例,全球经济从求同存异的多边经贸,转型到求同排异的双边经贸关系,传统比较优势主要基于结果导向,如今已前置为条件概率和过程导向,比较优势面临标准的同一性,对等和等价有偿正在成为国际经贸关系的新基准,对等强约束的FTA贸易将把全球经济带入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的三无贸易中。生产交易的条件平等,如劳工条件和场景的一致性预期等成为了新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因素。这是过去不曾有过的。

  这种条件贸易带来的国别间的贸易摩擦甚至贸易保护主义,会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常态。如何应对和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全球化,成为重建信任的必要条件,也是修复各方在贸易方面分歧的关键所在。

  当然,当今世界与过往最大不同是,技术变革正在重塑经济社会的所有连接方式。数字技术打破了人们对时空的连接方式,改变了人们沟通的信息结构和沟通方式,也改变了人们沟通的信息语义内涵,经济社会的关系正在升级为在线与离线特征,人的活动正在打破物理世界的时空边界,冲破不同文化的阻隔,这些都需要构建新的信任机制和交易结构。

  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融入人的生活,碳基生物与硅基智能体间的关系,正成为人们必须处理的一种新现象,如无人驾驶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都将在几乎所有场域与人发生各种新的法律关系,如何定义这种新的连接,是摆在各国面前亟须攻克的难题。

  同时,这也对经济社会增长带来重塑要求。一直以来人们用稀缺性对经济增长进行确权确责确岗,若人工智能用零边际成本重塑经济社会的商品和服务充裕度,那么经济社会的增长究竟如何进行定义和信息释义,也是必须思考的话题。

  这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都聚焦在了重构信任这一核心命题之上。重构信任必需的一个前提是信念基础,各方只有坚守同一信念基础,信任之舟才能搭建起坚固的框架和应力结构,这种信念体系就是人所追求的可行和可信自由。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不断拓宽人们的可行和可信自由,可行主要受制于科技的突破,可信则缘于制度的供给,用自由去标尺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经济社会增长才能在信息语义上获得有效定义,并搭建起具有共识的信念标准评价体系。

  唯有以可行和可信自由为标尺,才能锚定到一个能产生共识的信念体系中,也才能基于这种信念共识找寻到各方的合作聚焦解,避免各方用分歧来缝补信任漏洞,牺牲共识机制和解决方案的内稳性。

  惟天下之志诚,为能化。无信任,不交易,重构信任是经济全球化接续的核心要义,随着科技拉近人们在物理世界的时空,重塑经济社会连接方式,基于国别经济体构筑的经济全球化,需用基于可信和可行自由的共识信念整合人的智慧,探寻打开未定世界的最省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