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孙啓分 记者 李全民)近年来,广元市公安局紧紧依托川陕甘结合部中心城市建设区位特点,以推进“深耕善治”计划为着力点,聚焦政务服务赌点痛点,创新“1234”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实现放管服改革从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为广元经济发展的加速追赶和品质城市的加速推进提供了不竭动力。
坚持“一个理念”, 撬动党政支持。该局树立“服务更优、效率更高、反响更好”的理念,推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全局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主动向“深改办”沟通汇报,将放管服改革工作推动上升至党政工程,市政府常务会先后5次进行专题研究。主动争取经费,对政务服务大厅的功能设置、硬件设施、环境优化等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前台增设便民利民窗口至15个,实现了户政、禁毒、民爆、网安等 6大类93项公安业务的集中进驻,重新规划自助服务、等候、受理等功能分区,投放自助设备3台,日均可容纳200人(峰值400人次)的业务需求,最大程度实现了对接群众需求、压缩审批许可、减少权力寻租,实现群众办事“走进一个厅,业务全办清”。
深化“两大机制”,推动权力下放。一是深化“市区一体”机制。从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需求出发,推动形成“基层点单、市级下放”的“菜单式”放权赋能方式,聚焦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犬类准养证核发等60余项高频事项,市局梳理下沉93项审批权限,实现审批层级扁平化。前不久,某民爆企业负责人张某因急需开具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证和运输证,政务大厅全流程线上闭环运转,张某一天内就拿到了所需证件。改革后,类似业务办事材料减少21%,办理环节压缩15%,办理时间缩短28%。二是深化“一干多支”机制。推出《“放管服”改革便民利民二十条措施》,重点包括简化企业开办程序、压缩开办时间,简化企业办事证明材料等5个大项20个小项内容;投资130余万元,在17个农村派出所各打造标准化户政服务窗口,将身份证办理、打印户籍证明、变更信息等3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延伸到老百姓身边,形成了以政务中心服务为主体、农村派出所服务为补充的“一干多支”模式。
推行“三张清单”,拉动精细管理。一是推行审管联动事项清单。对审管联动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将15项行政许可事项、1项行政确认事项、3项行政征收事项纳入《公安审管联动事项清单》,将剧毒化学品运输许可、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等发证情况通报内部业务部门及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同级职能部门,实现部门高效联动。二是推行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将高频办理事项纳入《公安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减少审批周期,提升审批效率。按照“宽进严出”原则,在完成承诺审批事项许可后,将承诺内容纳入监管范围,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推行反馈意见整改清单。线下收集服务大厅及农村派出所户籍室现场投诉,线上收集110报警服务台、12345政务便民热线投诉,充分利用“两微一抖”等新媒体矩阵收集问题意见,将群众诉求精准推送至相关业务股室,处理结果反馈政工督察部门,实现诉求响应快速、流畅、闭环运转、即听即办。
擦亮“四个窗口”,驱动品质服务。一是做亮“全科窗口”。全科窗口建立引导员制度,每天一名值班人员在大厅主动为群众提供办理流程告知、业务咨询、填表指导、证件复印、申报材料初审把关等5项服务;实行“办理完最后一个业务不下班”原则,一年来,提供延时服务260人次。二是做亮“专科窗口”。实行微瑕事项“容缺办”,对群众提供的非关键性材料存在缺陷或瑕疵的,出具容缺补正材料通知书,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后先行受理,后期补正;创新“办证进村”“办证进企”“办证进校”新举措,每月专门为企业群众上门办理证件;对特殊人群提供VIP服务,上门采集指纹信息;专门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安排AB岗值守,解决影响企业群众办事的短板、问题和诉求,提供“兜底”服务。去年以来,容缺办理130余人次、上门办证140余件,在“办不成事”窗口为900余名群众解决了现实难题。三是做亮“绿色窗口”。以急事急办为原则,对户口迁移、户籍类证明等业务实行全国范围“跨省通办”;将申请异地办证业务受理范围从全国22个试点省市、省内6个市州扩宽到全国范围,新增港澳台居住证办理业务,港澳台居民可凭居住证,享受3项权利、6项基本公共服务和9项便利。去年以来,服务跨省通办110余人次,办理港澳台居住证90件、公章刻制业特业证136件。四是做亮“网办窗口”。以小事网办为原则,加大自助设备投入,在办证大厅放置3台户政业务终端机,群众按照设备提示操作流程,自助办理临时身份证明、领取身份证;开通照相自助平台,办证群众可通过前端显示器观看采集身份证人像仪态,抓住最美瞬间,赢得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