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黑龙江省穆棱市,北一半导体晶圆工厂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不远处麻纺产业园里机器轰鸣。这座东北边境小城,正以一场无声的“效率革命”,刷新人们对政府服务的认知。 

在穆棱市政务服务大厅,新注册企业的审批时限被压缩至30分钟,企业开办审批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1491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这种效率让许多初次投资者感到意外。

      “从项目签约到厂房主体完工,我们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新东茂亚麻纺纱项目负责人感慨,穆棱市创新实施“容缺受理”审批模式,推动项目“承诺即开工”,打破了以往项目审批的层层壁垒。 

穆棱市将每年6月6日设为“企业家日”,通过“真金白银”奖励优秀企业人才,激发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政商关系在这里呈现出“亲”与“清”的新生态。

25.jpg

2017年,当北一半导体带着6人团队和700万元启动资金来到穆棱时,很少有人能想到这家小企业会成就一座城市的产业逆袭。 

“企业缺厂房,我们通过以租代购方式帮助解决;企业缺工人,我们实行定点招生、定向培养;企业缺资金,开发区的干部甚至拿工资折抵押贷款助力企业。”穆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谢金鑫回忆道。

八年过去,北一半导体产值从818万元跃升至7.32亿元,产能提升近90倍,位列中国IGBT模块生产企业前五强。在其带动下,总投资20亿元的晶圆工厂将于2026年春季试生产,填补黑龙江省功率半导体晶圆制造产业空白。 

麻纺产业同样演绎了“一个企业家带动一个产业”的佳话。从首家麻纺企业落户开始,穆棱顺势辟建麻纺产业园,吸引17家上下游企业集聚,成为全国亚麻纺纱单体规模最大的城市。

26.jpg

“无事不扰、有事就到、到就有效”——这是穆棱市对企业承诺的服务准则。全市284名干部全覆盖包联企业,开展“敲门行动”,梳理制约企业发展的订单、用地、资金等难题。 

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穆棱迎来了项目建设的丰收期。2025年,穆棱开复工省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151.97亿元,实际利用内资连续多年居牡丹江市首位。

更令人欣喜的是人才回流现象。通过实施域外乡贤企业家“归巢计划”,穆棱已成功回引154名域外人才,吸引近千名年轻人回乡就业。东北规模最大的携程网呼叫中心、全省首家芯片企业等项目的落户,为年轻人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穆棱市党政干部们如今习惯说:“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当北一晶圆工厂的研发楼和生产厂房完成主体封顶,当石墨新材料产业园的机器开始运转,穆棱的“营商”之道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赢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