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杭州市桐庐县公安局瑶琳派出所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农村+景区”实际,全方位强化派出所主防能力做深做细社区警务、旅游警务和生态警务,做实“小警务”,汇聚“大平安”,不断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在深耕“社区警务”、夯实“平安和谐”主防根基方面,瑶琳派出所推行宣防广播员。借助村社大喇叭、文化下乡、电影剧场等平台,把民警化身为广播员,定期播放预警音频,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切实把平安“好声音”传至堂前屋后、田间地头,让群众入心入脑。今年以来,录制播放宣教音频60余条,发放反诈资料1.1万份,平安宣防100%全覆盖。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38.89%、29.07%。
今年年初,瑶琳派出所自行研发“摇瑶灵”小程序并在全镇推广。通过村警宣传、广播告知等多渠道宣传,让群众通过手机随时上报隐患线索。近日,该所指挥室收到“摇瑶灵”信息:有人举报在萝卜洲湿地撑船捕鱼线索。举报人还推送照片分析出捕鱼者位置。随即指令巡防民警赶赴处置,将正撒网返回的一名捕鱼人员查获。同时联合城管执法人员到场,依法扣押其使用的渔船及渔网,消除防汛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守护好生态环境资源。
“摇瑶灵”小程序已成为便民利民好助手,线索一键举报、事件快速处置、矛盾及时化解,切实提升“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能力,全力维护辖区和谐平安。
瑶琳派出所深化一村一辅警。结合农村治安特点,积极推动落实“一村一警”机制,切实让辅警扛起“小村警”职责,增强对重点人、事、物、场所等要素排查管控力度,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为群众提供送证上门等服务,打通基层警务“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辖区 16村781家场所保持安全零事故。
今年以来,瑶琳派出所创新“老娘舅+小娘舅”调解员培育模式,做好传帮带师徒制,有效提升民警和基层干部调解水平。今年已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群众满意度100%。同时,推出流动调解车、上门预约服务,进一步提升基层调解工作实效。
在做优“旅游警务”、全力营造“清朗有序”景区环境方面,瑶琳派出所建好“景保联盟”。针对该镇文旅产业众多,年游客量达200万人次以上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旅游警务“1+N"”巡防体系,组建以公安为主导保安联盟,加大景区保安巡逻执勤等力度,最大限度延伸警力覆盖范围。同时,压实各方责任,做到“包干到人,责任到边,保卫有序”。
瑶琳派出所建强“服务支点”。在优化“小脑+手脚+警务支点”建设方面,成立“队伍管旅游”服务站,利用城管、市监、村干部等力量,多部门联合处置,实现面对面受理纠纷,有效改善乱停车收费等不文明现象。今年以来,为游客调处纠纷450余起,帮助60余名游客寻回遗失物品,收到感谢信、锦旗20余件。
瑶琳派出所着力建优“瑶旅管家”。该所通过防区民警整合30余家精品民宿成立“瑶旅管家”,辐射带动215家周边住宿及农家乐,落实内部防范、隐患排查、法律宣讲等工作。今年未发生因旅游引发安全事故,游客零投诉。
在坚持“生态警务”方面,瑶琳派出所锻造生态义警队伍,发动镇村干部、网格员、“无人机小分队”、护林河道长等社会力量加入“10绿卫队”生态义警队伍,推出收集线索积分奖励办法,共同织密绿水青山防护网。瑶琳派出所还着力构建生态联勤模式。依托联勤站、红色驿站、警务站,将“生态警务”模式纳入防区民警工作职责,与渔政、环保、城管、市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常态化联动联处,全面构建“党委领导、公安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生态共治共联格局。
瑶琳派出所所长方庭焕表示,将进一步巩固派出所主防职能,真正把“时时放心不下”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行动力,坚决确保辖区治安持续平稳。 (董柳燕)
来源: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