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摘要:债市多空分歧加剧:10年国债1.75%-1.9%区间震荡,突破2%具配置价值但趋势性行情难现;央行四季度或重启国债买卖以稳定利率预期,补充流动性管理工具。美联储降息落地打开国内政策空间,但通胀约束下后续宽松受限,降息终点看3%-3.25%,国内跟进概率低,低利率环境下股债均衡配置为上。
1、债市的机会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目前看,我觉得利率水平可能继续下行,债券市场还有入市机会,虽然近期由于股市火爆,国债收益率水平已经明显回升,但我不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能够达到2%以上,过了2%可以买入。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
短期内如果市场没有出现非常明确的实质性利多,长债的收益率可能维持在当前的点位附近,如10年国债在1.75-1.80%区间,反复震荡,高频交易的机会虽然存在,但大仓位介入的难度可能偏高。此外,如果债基赎回费改革的最终落地方案,可能仍会左右利率的运行方向。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
在明显调整行情中,利率从底部上行20-30BP是有可能的,预计年内还有可能观察到10年国债活跃券回升到1.85-1.9%的区间,即回到一季度高点附近。择券思路上,从曲线静态及持有性价比来看,国债关注10Y;国开关注3-5Y,7Y;农发关注3Y,5Y,7Y;口行关注4Y,7Y;二级资本债关注6Y。(10Y及以内选择)

申万宏源固收首席分析师黄伟平
参考基于政策利率的历史估值水平,考虑到下半年仍有降息诉求,10年国债或许在1.85%附近才兼具胜率和赔率的做多空间。目前来看,即使股市进入调整阶段,债市也难到做多时机。后续等待新一轮明确的宽松,在债市压力调整到位的同时,观察基本面和资金面较为明确的利多方向。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
考虑到年内大规模内需刺激概率较低,名义GDP或成为定价的主线,预计10年国债利率将在震荡过程中下行至1.5%附近。
中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
往后看,债券作为弱势资产可能在年内难有趋势性做多行情,这与去年各种监管指导下的债牛行情形成鲜明对比,一句话总结可能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2、央行国债买卖预期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长、固收首席覃汉
若推演后续央行重启买卖国债,我们有以下三点判断:(1)央行买卖国债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定位具有常态化意味;(2)当下从配合财政发债、调节流动性和调节利率曲线三个角度看,央行重启买卖国债的必要性略有不足,但或可提前常态化少量启动,以作储备;(3)央行取消质押券冻结为后续买卖国债的同时降低政策成本奠定基础,央行若再度重启买卖国债操作,对中短端利率的影响或系统性降低。影响层面,流动性角度,央行重启买卖国债可能是“锦上添花”的操作,即便央行暂不重启买卖国债,银行间流动性预计依然平稳充裕。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
若年内央行择机重启“国债买卖”,从流动性量上将对当前“买断式逆回购+MLF”的投放结构形成有效补充,从流动性价上将有助于稳定债券利率及利率预期,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关注后续货币政策的操作和政府债融资节奏的安排。
长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相龙
不排除央行于四季度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可能性,结合当前股债情绪波动加剧、市场需求趋于审慎的现实,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概率在增大。
广发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倪军
当前10Y国债利率已上行至1.87%,考虑到长债利率快速上行风险,央行宏观审慎监管下可能会有一定呵护,或加大流动性投放、或重启国债买卖、或引导金融市场利率下行,政策决策的关键可能在于长债利率上行速度。
3、美联储降息落地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
美联储降息为中国货币政策打开操作空间。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降息对国内进一步降准降息的掣肘有望减轻。从内部环境看,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的供需失衡,建议宏观政策持续加码发力,该降准降准,该降息降息,提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美联储降息对中国股市、债市和人民币汇率偏利好。全球流动性宽松有助于为中国股市提供增量资金,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增大将带动债券收益率下行,美元承压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中信证券海外研究首席分析师崔嵘
我们依旧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和12月的议息会议上分别再次降息25bps。我们认为等到新任美联储主席的最终人选落地后,2026年利率路径才会更加清晰。我们建议相对淡化此次会议对明年利率路径的指引,预计在本轮降息交易中美元可能维持弱势状态、预计黄金仍有不错表现。
中金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
往前看,由于就业数据过于疲软,我们预计联储或将于10月再次降息,但在这之后,通胀升温将使降息门槛越来越高,货币宽松空间也将受限。当前美国经济的症结并非需求不足,而是成本上升。过度的货币宽松非但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反而可能加剧通胀,使经济陷入“类滞胀”困境。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
我们倾向于认为到明年中,125bp的降息将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些提振作用,同时我们预计关税对经济的拖累影响将在未来一年内逐渐减弱,3%-3.25%可能是这一轮降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