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聚焦“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开展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展览展示、论坛会议、洽谈推介、成果发布、配套活动等6类活动。

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青岛市在本届服贸会以“数字青岛 智链全球”为主题设置独立展区,山东港口、文达通科技、极视角、以萨技术等37家企业及机构纷纷“秀”出“青岛服务”,集中展示青岛服务贸易最新成果和重点企业的新技术、新服务,以及全力申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最新成就。

图片 1.jpg

多维创新亮点纷呈,打造沉浸式服贸体验

踏入青岛展区,一条融合科技与人文、串联创新与体验的“数智之旅”正式开启。

“数智”“绿色”是今年青岛展区的关键词,步入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引人驻足的“科技秀场”。

在“机器人展示区”的智能舞台上,文达通科技陪伴机器人化身贴心的数字管家。它凭借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主动发起温馨对话,不仅能精准推送健康管理建议,还能以丰富的娱乐内容驱散生活乏味,将科技温情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多功能清洁机器人以工业美学的设计惊艳亮相,集洗地、尘推功能于一身,以高效精准的机械舞步,将复杂的清洁工作化作行云流水的科技表演;而领客医院AI分诊挂号机器人,则构建起未来医疗服务的微缩场景,观众只需轻点交互屏幕,便能沉浸式体验智能挂号、精准导诊、灵活预约等全流程服务,让智慧医疗的便捷触手可及。这些形态各异却同样智能的机器人,生动诠释着人工智能领域的“青岛方案”与“青岛智慧”。它们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具象表达,更为青岛在人工智能技术输出与服务贸易领域构筑起技术壁垒与竞争优势,为青岛服务贸易注入澎湃的智能动能。

在“VR互动体验区”,儒海船舶的“智慧眼”AI头戴计算机体验内容备受关注,现场气氛热烈。一位观众在体验后感叹:“一戴上设备,能远程操控与监测船舶情况,仿佛为船舶运营装上了‘智慧大脑’。”

展区还呈现了山东港“蛟龙号”海洋科技主题内容,以及儒海船舶的“智慧眼”AI头戴计算机,将青岛在海洋领域的优势与低碳科技深度融合,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展示。体验区右侧的特来电展示了包括急充、家用直流小功率充电桩在内的多项充电技术,以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和智能运维为特点,让观众现场体验“智慧充电”的先进与便捷。这些前沿VR技术、海洋科技和充电技术展示,进一步丰富了青岛服务贸易中数字技术与绿色服务贸易的内涵。

毗邻展区核心地带,“中油海101”立体模型以精密工艺复刻精妙的海洋工程,北溟科技的水声通信机等尖端设备阵列陈列,犹如解锁海洋科技秘境的密钥,无人机演绎出民用场景下的智能应用图景。从深海装备的精尖智造,到智能设备的多元应用,以实力印证全球海上服务崛起的“青岛力量”。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以一场跨文化的视觉盛宴惊艳全场:俄罗斯桦树茸、埃及莎草画、尼泊尔饰品、秘鲁圣木,还有阿富汗手工羊毛毯,如同镶嵌在青岛展区内的“世界好物馆”,让观者仿若置身于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巡礼之中。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国家级平台,该创新合作中心深度融合G2B政府科技合作与B2B企业创新合作双重服务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双轮驱动模式。其凭借深厚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创新服务机制,在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构筑起一座坚实的技术服务贸易桥梁。通过专业化的委托代理服务、精准高效的撮合交易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跨境流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上合组织国家间科技合作迈向更高能级。

不仅如此,众多服务贸易企业以视频或展板形式,展示了“数字贸易”“绿色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文化贸易”等领域发展成果—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以详实的数据图谱与实践案例,立体呈现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集群效能;格兰德信用管理的“查全球”跨境信用数字服务平台,以数据智能为笔,在全球商业信用领域绘制精准画像;山东极视角的AI视觉算法如智慧之眼,捕捉并解析万物形态;以萨技术的“沧澜体系”人工智能公共支撑平台,搭建起数字经济时代的智能基座。更有新型国际贸易综合服务衍生出的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数字仓库等创新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架构重塑贸易生态......这些数字化服务平台,共同构建起青岛数字贸易的创新矩阵,彰显着青岛在服务贸易赛道上的开拓魄力与无限潜能。

图片 2.jpg

同时,在本次青岛展区中,“制作非遗漆扇互动区”与“非遗文化泥塑互动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青岛城阳区知临堂泥塑工作室的非遗传承人十指翻飞、技艺娴熟;荷田水铺则邀请观众现场体验漆扇制作、品尝特色人参水,还有平度工艺品厂的天然植物纤维草编产品......将青岛文化特色与贸易需求精准结合,推动传统非遗在互动体验中实现“活态传承”,为青岛文化服务贸易开辟了独具特色的新路径。

从前沿技术到生活场景,从海洋特色到文化传承,沉浸式感受青岛服务贸易的多元魅力与硬核实力,“青岛服务”正以全新姿态与世界相遇。

图片 3.jpg

夯实基础成效显著,服务贸易稳居山东省首位

近年来,青岛锚定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提升服务贸易能级,在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创新试点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贸易规模来看,青岛服务贸易持续领跑全省。据商务部统计,2024年全市服务贸易额16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占山东省比重53.3%,进出口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稳居全省首位;2025年上半年,青岛服务贸易总额达82.9亿美元,占全省比重提升至51.4%,同比增长10.7%,增速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在服务外包领域,2025年青岛服务外包执行额预计达170亿美元,知识密集型业务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且与132个国家建立外包业务往来,对63个国家执行额实现倍速增长。

在创新试点与平台建设方面,青岛成果丰硕。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青岛133项试点任务完成率达100%,在通关、税收、支付便利化等领域形成28项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成果,其中海洋设备和高端装备检验检测服务2个案例,分别入选国务院试点第三、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均为省内唯一;成功获批2个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和3个省级数字服务出口基地(青岛国际创新园、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市南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服务贸易、数字贸易集聚发展提供坚实载体。同时,青岛率先出台全省首个落实国家政策的地方配套方案——《青岛市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17项具体任务,明确制度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培育方向,推动形成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适应的数字贸易发展体系。

企业竞争力方面,青岛培育出一批行业领军主体。优创数据先后获评“商业奥斯卡”史蒂夫奖2022年度银奖、“2024年最具影响力服务外包企业50强”“2025数字服务暨服务外包百强企业”;青岛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瑞龙工艺品厂、青岛市平度工艺品厂3家企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海尔、青啤、海信等企业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青岛市出版集团的“‘汉字千年’国家文化ICON数字化国际巡展项目”、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短剧及游戏多语种译制本地化出海项目”及上合示范区的“2025‘上合之夏’特色文旅系列品牌活动”三个项目获评商务部等六部委“千帆出海”重点活动(项目);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商务部2025年度全国技术贸易创新实践案例名单,为山东省唯一入选案例,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持续凸显,企业创新能力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青岛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4.jpg

锚定未来谋篇布局,擘画服务贸易发展新篇

面向“十五五”时期,青岛立足现有发展基础,聚焦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明确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持续推动服务贸易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注入新活力。

青岛“十五五”期间服务贸易发展主要目标清晰,围绕目标将重点推进三大任务。一是积极申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提升数据、资金流动便利化水平,丰富新业态新模式;用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有序推进信息技术、文化传媒、金融服务等领域梯度开放,不断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标杆。二是提升数字贸易产业能级,深入落实《青岛市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支持数字影视、游戏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推动云计算服务、通信技术服务等数字技术贸易规模突破,逐步培育具有青岛特色的数字贸易发展模式。三是提升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加强东西市场核心枢纽建设,向东强化日韩外包市场合作,鼓励企业承接设计研发、游戏动漫、影视制作等业务;向西深挖上合组织外包需求市场,以“一带一路”项目境外服务采购为突破口,打造“接发包并举”的服务外包发展优势,进一步扩大服务外包国际影响力。

图片 5.jpg

此次服贸会既是青岛展示服务贸易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深化国际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青岛将以此次参展为起点,持续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全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岛方案”、展现“青岛担当”。

(编辑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