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要闻
【3月新增社融5.89万亿,政府债为主要支撑】
据央行初步统计,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万亿元,同比多增586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67亿元,同比多减2490亿元;委托贷款增加55亿元,同比多增105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531亿元,同比少增145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300亿元,同比少增20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251亿元,同比少472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87万亿元,同比多2.5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62亿元,同比多199亿元。
解读:“在金融体系继续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企业、居民等资金需求端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共同推动3月贷款增速回升。”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解读称。2025年3月社融新增5.89万亿,同比大幅多增1.05万亿,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下的政府债靠前发力,同比多增1.02万亿。同时3月信贷投放也有所好转,实现同比多增535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头通常是贷款和政府债券,今年3月除了贷款外,政府债券增长较快,也带动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分析道。相关数据显示,3月政府债券新增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各方面还会继续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持,助力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金融部门也在多方施策稳固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挖掘国内有效需求,促进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坚决反制!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美方对华加征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完全是单边霸凌胁迫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有关事项如下: 一、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二、其他事项按照《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执行。
【专家解读择机降准降息的三层含义】
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报道称,如果财政政策率先发力,货币政策随后跟进,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例如,如果财政部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使用提高赤字率、大规模增发国债等措施,极有可能导致十年期国债利率上行。择机降准降息的“择机”有三层含义,其一,如果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某种不利变化,如面临美国加征关税等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刺激经济增长。其二,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的加息压力,削弱了财政扩张效果,中国人民银行就可能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流动性供给,进一步降低利率,甚至在二级市场买入新增发的国债,使扩张性财政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其三,当资本市场(股市、楼市)遭受某种冲击暴跌,引发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时,中国人民银行不但需要大幅降息,提供充分的流动性,甚至要直接入市干预,从而稳定资产价格。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在研报中表示,“择机降准降息”的窗口应已来到,预计4月就可能看到,其中:考虑到财政将加快落地、政府债券发行有望提速,降准的迫切性提升;关税扰动下,出口承压、也将加剧经济下行压力,降息的概率也大增。
【四部门:充分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募集资金支持体育企业发展】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充分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募集资金支持体育企业发展。支持运营模式相对成熟、市场竞争力强、认可度高的体育企业选择不同期限、不同规模的债务融资品种进行信用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体育产业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运用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多种增信方式提升融资主体债务信用等级、增强债务履约保障水平、提高融资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监管总局:严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加强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根据自身经营管理能力、负债情况等合理确定业务投放,不得盲目以负债扩张驱动资产规模增长。平衡好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关系,适当提高中长期负债资金占比,改善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程度,守好流动性安全底线。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行金融债、资产证券化产品、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补充资金资本,同时依法依规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监管政策,严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金融监管总局就《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4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形成《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到,信托公司固有负债业务项下可以开展债券卖出回购、同业拆借业务,可以向股东及股东关联方申请流动性支持借款、定向发债。信托公司债券卖出回购、同业拆借的拆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其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百分之二十。
【票交所:截至3月31日6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承兑人逾期的承兑人数量为5360家】
4月11日,票交所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承兑人逾期名单,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有票据逾期行为发生的承兑人数量为1138家。票交所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续逾期名单,截至2025年3月31日,6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承兑人逾期的承兑人数量为5360家。
华安固收首席分析师颜子琦在研报中指出,2025年03月,21家发债城投出现承兑人逾期,当月逾期发生额1.74亿元。根据上海票交所04月11日公布名单,03月共1238家主体出现承兑人逾期现象,其中发债城投21家,环比增加1家。逾期规模方面,当月票据逾期发生额累计1.74亿元,环比减少0.96亿元,其中新增主体累计逾期发生额1.25亿元,存量主体新增逾期发生额0.49亿元。
【2024年以来深交所支持民企发行公司债券融资近2000亿元】
媒体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获悉,2024年初至2025年4月6日,深交所累计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114只,融资1966.80亿元;发行资产支持证券142只,融资918.16亿元。
【拆解近7万亿债券基金拼图,“大厂”最高规模达4500亿,纯债基金经理年化回报超10%】
近期,债券基金年报陆续披露面世,财联社对近7万亿债券基金所涉及的基金公司债基规模及业绩进行了盘点。截至2024年末,债基“千亿大厂”共有36家,管理规模2000亿以上的有16家。博时基金已接近4500亿的体量,位居债基管理规模首位,其他几家债基大厂的管理规模基本都在3000亿以上。业绩方面,财联社统计,截至最新,来自华泰保兴的陈祺伟任职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11.95%,为纯债基金中的顶流。兴华基金的李静文、国泰基金李铭一、民生加银的李文君、博时基金的余斌、东兴基金的司马义买买提,任职以来的回报均在纯债基金经理中居前。
【今年地产债发行1400亿,二季度政策加码下,高票息地产债迎估值修复窗口】
近期土拍市场热度不减,叠加多地密集出台购房补贴新政,市场对“稳楼市”的信心提升。此外,近日多家发债房企年报数据出炉,显示亏损状况有所改善,行业风险出清速度有所加快。业内人士表示,上述这些因素或推动地产债估值修复,估值波动风险相比其他产业债的劣势可能在缩小。相比其他行业,地产债的收益率较高,随着政策加码,其信用利差预计将迎来修复机会。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地产债发行170只合计1400.07亿元,净融资-2,986.15亿元,发行主体多为央国企大型房企。从整体存量来看,据华西固收团队统计,随着地产债供给结构主体向央国企转变,目前央国企地产债余额约9547亿元,占比已高达87%,行业风险出清临近尾声。
【银行理财资金集体加入“稳市”大军,业内直呼史无前例,有机构动用自营资金增持旗下产品】
截至目前,已有交银理财7家理财机构公开表态加码ETF投资。有业内人士对此直呼“力度史无前例”。据财联社记者自业内采访获悉,兴银理财将用自营资金增持公司含权产品。信银理财相关人士也告诉财联社记者,将通过“固收+多策略多资产”组合配置,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不仅如此,站在中长期角度,有业内人士认为,理财公司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是顺应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应对底层资产收益下行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配套持续优化,也为理财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进一步打开空间。财联社记者调研多家理财公司了解到,证监会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后,有理财公司“正在注册网下投资者”,为参与IPO新股网下申购做准备。
【碧桂园境外债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29.9%债权人签署协议五选项谋化解债务困境】
碧桂园4月11日披露,公司已与境外债专案小组部分成员协定并签署重组支持协议主要条款,占现有债券债务本金总额的29.9%。业内人士指出,按碧桂园公布的最新信息,其境外债重组确实取得较大进展,但该重组目前还未获成功。“基于参与重组各方利益,希望尚未签立或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的其余现有债务持票人,考虑重组支持协议的条款,并尽快与本公司订立该协议。”碧桂园方面称。
为实现债务重组,碧桂园向持票人提供了5个选项。这其中包括,将计划索偿额转换为最高2亿美元的现金,该选项将通过反向荷兰式拍卖方式进行要约收购,每100美元计划索偿额的最高竞投价格为10美元。另一个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A选项。第三个选项为,本金总额最高达55亿美元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A,及新发行本金总额最27.09亿美元的年利率2.5厘中期工具。选项四为,碧桂园将发行的新零息强制性可转换债券B,到期日为参考日期后114个月,其可按初步转换价每股10港元转换为碧桂园普通股。最后一个选项为,碧桂园将发行本金总额最高15亿美元的新年利率1厘长期工具,摊销还款期由参考日期后126个月起至138个月止(长期工具B)。
【美债崩溃说明了一切!华尔街:特朗普正在支付“白痴溢价”】
行情数据显示,截止上周五收盘,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创下了逾20年来的最大单周涨幅(收益率与债券价格反向),因投资者持续撤出美国资产。这一基准收益率在过去短短五天内飙升了逾50个基点至4.49%——上一次出现如此猛烈的单周涨幅,还要追溯到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之时。贝耶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Stephen Thomas指出,所有这些都会降低我们对经济数据和政治家的信任,而债券市场本质就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无论你是称其为特拉斯式的‘白痴溢价’,还是‘谎言溢价’,当前特朗普的关税行动已实质性触发了这种风险溢价的滋生。”
公开市场: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4月11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50%,投标量285亿元,中标量285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无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285亿元。从当周整体看,合计净回笼4392亿。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4742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本周一至本周五分别到期935亿元、1674亿元、1189亿元、659亿元、285亿元。此外,本周二还有1000亿元MLF到期。
信用债事件
■旭辉集团: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规模合计9.97亿元,公司合并范围内商票发生逾期的金额合计1581.7万元;
■时代中国控股:境外债重组计划聆讯押后至5月27日举行;
■佳源创盛:无法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第一创业证券:受托行动提起的鸿达兴业仲裁案件收到《裁决书》,仲裁庭支持公司提出的四项仲裁请求;
■江苏国信:子公司信托贷款诉讼进入上诉阶段,涉案金额达25亿元;
■信达地产:2024年净利润亏损7.8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05亿元;
■豫能控股:2024年净亏损1.21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54亿元;
■舟山海投:拟将舟山海电100%股权、商贸集团100%股权无偿转出;
■南湖投资集团:无偿划转子公司南新水利100%股权和启红投资公司20%股权;
■长安汽车:和东风的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
■吉林经开区城发:涉1.7亿元代偿款纠纷案将于4月23日开庭审理;
■重庆合川工投:要约收购3.093亿元“23合川投资MTN003”已被注销;
■23十堰聚鑫MTN002:审议未通过豁免程序及提前兑付议案;
■23邹城城资MTN001:审议并通过缩短会议日程及提前兑付两项特别议案;
■上交所:万国数据控股REITs项目获“已反馈”;
■东莞银行:将赎回22亿元“20东莞银行永续债”;
■贵安新区开投:拟将“22贵安G2”后2年票息下调250BP至3.5%。
市场动态: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行】
上周五,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下行,其中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天期下行3.12BP报1.6226%,创今年1月以来新低,7天期下行5.8BP报1.6534%,创今年1月以来新低,14天期下行6.43BP报1.7158%,创今年1月以来新低,1月期上行0.67BP报1.8247%。
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上行0.2BP报1.609%;7天期下行6.2BP报1.619%;14天期下行2.1BP报1.75%;1个月期下行0.8BP报1.787%。
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集体下跌。FR001报1.6500%,跌1.00个基点;FR007报1.7200%,跌4.00个基点;FR014报1.8300%,跌2.00个基点。
银银间回购定盘利率多数下跌。FDR001报1.6100%,与前一交易日持平;FDR007报1.6500%,跌5.00个基点;FDR014报1.7000%,跌8.00个基点。
【利率债|国债收益率先下后上,30年国债期货盘中跳水0.7%】
上周五,国债期货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6%报119.53元,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4%报108.95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13%报106.395元,2年期主力合约跌0.07%报102.64元。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涨跌不一,截至下午16:3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04收益率上行0.25bp报1.6525%,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006收益率下行0.25bp报1.8525%,10年期国开活跃券250205收益率上行0.85bp报1.696%。
业内人士表示,美元指数大跌带来人民币汇率压力缓解,叠加资金价格继续走低,债市早盘情绪较好,10年国债收益率再次下达1.63%。中午受到“美国愿与中国达成协议结束贸易战”的消息影响,权益市场走强翻红,30年国债期货从120.25元迅速下跌至119.4附近,国债现券10年和30年品种转为上行。
【信用债|信用债多数上涨,全天成交不及1000亿元】
上周五,信用债多数上涨,全天成交不及1000亿元。AAA级中短期票据中,1年期收益率下行0.49个基点报1.7901%,AA级中短期票据中,1年期收益率下行0.49个基点报1.9301%;AAA级城投债中,1年期收益率下行1.35个基点报1.8222%,A级城投债中,1年期收益率下行1.36个基点报1.9361%。
涨幅超2%的信用债共8只,其中“23万科MTN004”、“20北汽01”、“25鲲鹏投资MTN001B”涨幅位居前三,分别涨11.28%、8.11%、4.92%,分别成交257.75万元、100万元、8048.02万元。
跌幅超2%的信用债仅1只,“21经开国投债”跌2.64%,成交6297.71万元。
高收益债:共3只收益率高于15%的信用债有成交,其中“22万科GN001”、“22万科MTN004”、“23万科MTN004”收益率位列前三,分别为24.86%、19.48%、16.64%,三只债分别成交2831万元、901.5万元、257.75万元。共9只收益率处于8%-15%区间的信用债有成交,其中“23万科01”、“22万科02”、“24中航产融SCP007”收益率位列前三,分别为13.7%、12.95%、9.8%,三只债分别成交369.73万元、688.55万元、4901.74万元。
【欧债市场|欧债收益率多数下跌,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10.5个基点报4.751%】
上周五,欧债收益率多数下跌,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10.5个基点报4.751%,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0.1个基点报3.349%,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个基点报2.564%,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1个基点报3.809%,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5个基点报3.295%。
【美债市场|美债收益率集体收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76个基点报3.9558%】
上周五,美债收益率集体收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76个基点报3.9558%,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9.8个基点报4.0123%,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99个基点报4.158%,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86个基点报4.4876%,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0.72个基点报4.8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