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北京中健联健康服务促进中心联合主办,宸汐健康承办,保险服务生态网络(ISE)协办的“商保药械目录与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太保寿险原董事长、保险服务生态网络(ISE)发起人徐敬惠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到2035年商保在创新药械支付总量的贡献率将从目前的7.7%提升至44%,较好地发挥多层次减负机制的作用。

  “加强政策协同和产业融合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证。”徐敬惠表示,商业健康险需遵循保险基本规律,与基本医保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社会保险强调社会共济与政府兜底,商业保险依赖市场机制与个体责任。社会保险是国家治理工具,商业保险是市场金融工具,两者需互补构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但其运行的底层逻辑截然不同。

  在徐敬惠看来,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定位不同,需明确定位和划清边界,实现政策协同,发挥商业健康险的保障优势。社商之间明确定位和划清边界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政策协同的目的。清晰定位后,两者政策可有效衔接,发挥商业健康险的保障优势,填补基本医保空白,满足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

  徐敬惠进一步表示,政策协同有助于解决商保在筹资端的瓶颈,包括与产品研发、定价和理赔有关的“数据共享、系统对接、药械进院、处方流转、DRG政策豁免”等,推动创新药械的可及性与产业升级。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是连接药企与保险公司的关键纽带,商保成为创新药械最大支付主体。商保通过特药(如惠民保)、带病体保险等与药企合作,构建风险共担机制,缩短创新药进院周期,推动药械可及性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