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京企直聘”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系列活动启动,首场双选会集结首钢、北汽等59家市管企业提供的1500余个岗位,涉及人工智能、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领域。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模式预计释放超7300个岗位需求,凸显首都经济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趋势,校企政三方联动搭建人才供需新桥梁。

  在当天举行的首场线下双选会上,59家北京市管企业带来1500余个用人需求。企业招聘岗位涵盖IT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金融服务、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以研发、管理和市场为主,技术创新和市场服务类人才成为招聘重点。

  其中,首钢集团推出的49个岗位全部是科研人员。中关村发展集团招聘的岗位聚焦人工智能、AI大模型、政策协同和科技服务,博士及博士后需求占比超过1/3。北汽集团则计划招聘1000名应届毕业生,岗位聚焦智能网联、三电开发、混合动力、市场营销等。

  从招聘岗位和对技能要求的变化来看,企业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特别是人工智能、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岗位需求增加,反映出北京经济正在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据北京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系列活动将持续至6月,以“京企直聘”引才平台为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常态化、持续化、信息化的招聘,打破时空、地域的限制,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企业储备优秀青年人才。

  在线上,将及时汇集和发布北京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校招信息,与北京市教委联合开展系列网络招聘活动。在线下,将组织各企业组团进入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专场招聘活动。

  “预计将有790余家企业参加春招系列活动,招聘需求超7300人。详细信息可关注‘京企直聘’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进行查询。”北京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京企直聘”引才平台由北京市国资委开发建设,联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不断完善校企政联动服务链条,多渠道为市属企业寻才引才聚才,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北京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国资委将进一步指导动员市管企业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释放企业发展动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延揽人才,为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国企贡献。

  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