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笑、一声问候,点滴间传递金融服务温度。多年来,广西马山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供“特色、专业、创新、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通过打造多元化、多层次客户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存款就去农商行,贷款就找农商行。”这句流传于马山乡土田间的话,是老百姓对“家门口银行”的高度评价。
在这评价背后,马山农商银行正以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在支持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力支持地方产业精准服务有“速度”
马山农商银行把金融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作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走进地熟的服务优势,以深入开展“党旗引领+金融先锋”暨“万名农信党员进万村”工程为切入点,组织红马甲金融服务队田间地头、深入大街小巷、下沉社区街道,以亮眼的红色掀起服务营销客户的热潮。
今年以来,该行在马山县各村屯开展“整村授信”新春专场体验会12场,增进农户对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的了解;主动抓好政银企对接工作,总行主要负责人带队到马山县苏博工业园区与20余家企业开展政银企座谈会,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要求,及时了解相关企业、个体户、农户经营现状和资金需求情况,配套实施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服务方案。
倾力服务在外客群远程服务有“温度”
为加大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力度,马山农商银行针对外出务工创业人群,倾情推出“国家创业担保贷款”“新市民贷”等系列贷款产品。为确保产品营销推广落地落实,该行利用中秋、春节等假期返乡契机,组织开展“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等活动,在新媒体平台和各营业网点发布或张贴《致马山县外出返乡朋友们的一封信》,热情迎接在外打拼的老乡回家过年,第一时间到高速出口迎接游子返乡,为返乡人员讲解农商银行存贷款产品和返乡创业金融政策。
截至今年1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48笔、606万元,发放新市民贷款599笔、18381万元。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知心服务有“深度”
马山农商银行积极推动营业网点转型升级,打造符合行业发展趋势、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特色标杆服务网点,如适老化网点、乡村振兴特色支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石榴网点;全力打造三种语言(普通话、马山话和壮语)优质文明服务,并试点在古寨支行、里当支行设立瑶语服务专窗;开展免费拍照主题党日活动,在重阳节之际将银行网点打造成简易照相馆,在为客户拍下一张张证件照后,无缝传送到客户手机,并指导客户在手机上自主申领社保卡;积极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扎实开展形式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全面的“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活动,把金融知识送进千家万户;积极发动员工走出营业网点,携带移动设备走村入户,为老年客户、特殊人群提供便捷、贴心的第三代社保卡换发服务。
2024年,该行共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36场,参加人次多达19000余次;累计走村入户为老百姓更换第三代社保卡超17.09万张。
春耕备耕正当时全面服务出“真招”
眼下,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图正徐徐展开,在这关乎全年生计的关键时刻,马山农商银行紧盯春耕备耕关键节点,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春耕信贷投放额度,为农户春耕之路保驾护航,用“真招”提升金融温度。截至2025年1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9.90亿元。
马山农商银行坚持高位推动,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指导辖内23家营业网点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开展走访对接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做到早投放、快投放、多投放。该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变“坐商”为“行商”,把身子俯到基层、把服务送到村屯,积极组织开展“整村授信”工程,客户经理队伍持续深入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走访需求、讲解政策、主动授信。
为了在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将更多金融资源融入春耕备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马山农商银行通过重点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采购、生产和流通资金需求,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领域,重点满足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春耕备耕融资需求。
为满足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马山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7×24小时、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优势,依托易农经营贷等产品“纯信用、随借随用”优势,通过送贷上门、服务上门等方式,逐步建立“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金融“一条龙”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不误农时不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