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市地处世界养殖业发展黄金纬度带,有天然畜牧业发展优势和悠久养殖历史,被山西省确定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近年来,农行大同市分行结合区域畜牧业发展实际,围绕山西省、大同市关于“三农”和乡村振兴发展决策部署,坚守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定位,不断加大助农惠农支持力度,将推广“智慧畜牧贷”作为服务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有力推动地方畜牧业发展。

  成立于2003年的大同市永成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养加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循环、内外循环的企业,现饲养奶牛5000多头,租赁和建设饲草基地5000多亩,开创全国唯一的红白花0pu5G时代体外胚胎移植,为种业安上“中国芯”,是大同市“一县一业”奶牛示范基地。

  公司负责人杜成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2022年8月,公司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农行工作人员向他推荐“智慧畜牧贷”产品,需要上门登记活体抵押物。为了不影响奶牛正常产奶,每天只有4小时窗口期可以作业,农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仅用1天半时间就完成对1000多头奶牛打耳标、场景信息录入工作。从了解公司贷款需求到放款,仅用8天时间,就为公司发放800万元贷款,极大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

  农行大同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大同市畜牧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户、畜禽深加工企业对资金需求急剧增加。对此,农行大同市分行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深入养殖主体开展市场调查。从担保创新、监管创新、养殖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采用“活体抵押”融资新方式,运用“智慧畜牧贷”信贷产品,探索解决畜牧业贷款抵押难问题的新路子。

  “智慧畜牧贷”采用“政府+保险+银行+农户”四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物联网监管+动产抵押”,实现活畜抵押可抵可控,借助专业设备为每个活畜资产提供唯一的数字身份识别码,实现“一物一码”,解决活体牲畜身份识别和活体抵押物牲畜实时监控两大核心问题,从而有效解决养殖户担保难、融资难等“卡脖子”问题。

  “智慧畜牧贷”具有准入门槛低、执行利率低、贷款投放快的特点,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不仅有效解决养殖户“确权难”“抵押难”等问题,还实现金融资本精准投放,形成农业高产高效、农民稳定增收的良性循环。

  为了更好地支持地方畜牧业发展,该分行分领域提供专门金融服务,支持“粮经饲统筹、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食物体系建设,依托“北肉”平台,加大“智慧畜牧贷”投放力度,支持山西省实施畜牧业“五五战略”和打造全国优质畜牧产品生产供给基地,目前已累计完成对大同市云冈区四方高科农牧有限公司、灵丘县佳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根源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3家大中小型牧场的金融支持,累计投放贷款金额1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