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举行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浦江AI生态论坛”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通用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桃源2.0(GRUtopia2.0),并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放。

  在首个“城市级”大规模仿真平台桃源1.0的基础上,升级后的桃源2.0凭借通用模块化框架、场景资产自动化生成、高效数据采集系统三大革新,进一步向通用化、多样化、易用化迈进。仅通过单一平台、简单代码输入,即可实现仿真环境中机器人灵活训练,提升数据采集效率,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站式”具身智能开发解决方案。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上海AI实验室近期完成首次“虚实贯通”技术体系全闭环验证,在“真实—模拟—真实”(Real-to-Sim-to-Real)路径下,加速打造可自主演进的具身智能进程。作为该体系“模拟”环节的核心,桃源2.0以高性能仿真,推动具身智能“在虚拟中走向现实”。

  “研究团队为桃源2.0设计了功能全面的模块化框架,将训练任务拆解为‘场景、机器人、任务指标’三要素,用户仅需三行代码即可完成任意具身任务的定义。”上海AI实验室研发人员介绍,“平台内置多种机器人、控制器、评价指标、任务奖励等模块的实现,仅通过对原生模块的组合就能实现多种导航、操作和控制任务。”

  此外,为满足用户对定制化数据采集的需求,桃源2.0提供了面向操作、导航任务等高效数据收集管线,让系统更易用高效。研究人员首创设计了双手协调的“隔空操作模式”,相较传统空间鼠标方式,可实现5倍的操作效率提升,单人一天即可采集上百条复杂操作数据。

  当天的论坛上,大模型开放评测平台“司南”还发布了“以人为本”的大模型评测体系,系统评估大模型能力对人类社会的实际价值,为人工智能应用更贴近人类需求,提供可量化的人本评估标注。“大模型最终要服务于人,‘以人为本’的主观评估范式,将有效反映大模型的真正价值。”上海AI实验室双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翟广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