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王海荣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林毅透露,全市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机器人“天团”已崭露头角。
林毅介绍,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有“两个一”:第一个是有一支专业的产业队伍,组建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以专业、精干队伍推动产业发展;第二个是有一批优质的企业。
目前,深圳在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上已涌现比较好的成果,腾讯混元、华为盘古位居通用大模型前列,思谋科技、晶泰科技、北科瑞声、元象凭借出色的产品体验成为机器视觉、AI制药、智能语音、3D视觉领域垂类模型“领头羊”。深圳机器人“天团”已崭露头角,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占中国大陆上榜企业近1/4。深圳在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生活服务领域机器人“上天、入地、下海”无处不在,家庭清洁、咖啡调酒、棉花打顶、船舶除锈、公园除草、自动巡检等细分场景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和产品。
“完善的产业链让硬件配套‘当日达’成为现实,上午下单的零部件当天下午就能完成制作并送达,提升了产品迭代创新的速度,更为创业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市场先机,使深圳成为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林毅解释道。
此外, 深圳拥有一批国家级平台作为支撑,如鹏城实验室和鹏城云脑II、III等大型科技基础设施。省级实验室如光明实验室加速人工智能应用,福田实验室聚焦具身智能领域研发攻关。
深圳还设立100亿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的软件、硬件、具身智能等方向,投资一批高成长性企业,用百亿基金解决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