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正在全方位渗透到冰雪经济之中。
“能借不租,能租不买”是近年来我国举办体育赛事的一个重要物资采购原则。《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一原则也在哈尔滨亚冬会中得到延续——从赛事直播室的高清显示屏,到赛事IT设备,再到亚冬会场外的冰雪旅游项目融资租赁,亚冬会开幕以来,融资租赁正在赛场内外发挥效能。
多位租赁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对冰雪经济的政策加持,融资租赁在冰雪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从滑雪装备的缆车、索道、压雪车,到冰雪赛场上的智能IT设备,“以租代购”的模式不仅为冰雪经济带来便利,还有效地降低了经营成本。融资租赁正通过在金融侧发力,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经济”的发展目标。
租赁元素多元
公开信息显示,本届亚冬会国产设备应用比例达78%,这一比例背后是万亿级冰雪经济体系的强力支撑。亚冬会开幕式上,某家电信公司为国际广播中心(IBC)哈尔滨提供了1块8K高清显示屏,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6奥运频道亚冬会直播室提供了4块P1高清租赁屏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显示屏均采用了融资租赁的方式。重庆银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海租赁”)负责人表示,在了解到该公司发展初期资金需求大的情况,银海租赁结合其行业发展前景和财务情况,制定了售后回租方案,两期共投放8000万元助力高速贴片机等生产设备升级改造。
记者注意到,除了亚冬会直播室显示屏蕴含融资租赁“元素”外,本次亚冬会的IT设备也采取“以租代购”的模式。凌雄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旗下的小熊U租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通过以租代购的方式和数字化闭环DaaS(Device as a service,设备即服务)服务模式,为赛事提供了2000多台IT设备的短期租赁解决方案,设备类型涵盖电脑、打复印机等品类。设备严格按照亚冬会的要求进行整备、包装。设备使用完毕后,由小熊U租进行统一回收再利用,实现设备高效循环使用的同时,响应了亚冬会绿色、共享的办赛理念。”
除了赛事支持类租赁业务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东北地区多家金融租赁及融资租赁公司正以亚冬会为契机,探索以缆车、索道、造雪机等关键设备资产为租赁物的直租与回租产品,建立相关设备制造商供应厂商牢固的合作关系,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同打造冰雪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发展冰雪经济。2024年12月,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引导滑雪场、滑冰场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冰雪场地设施设备和运动器材”。
2025年1月,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冰雪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冰雪经济的金融支持,培育经济新动能。其中提到:“积极拓展非信贷金融服务,如融资租赁、股权融资、债券承销等,满足冰雪经济多元化融资需求。”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不仅帮助承租人节省初始投资,降低建设期风险,还能通过“以租代购”的形式降低器材的购买成本和仓储成本。
助力赛场外
根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从最初的2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3年的89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
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到,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万亿经济体量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2025年春节刚过,吉林省交出了一份冰雪答卷。春节假期,全省接待国内游客2770.68万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337.55亿元。滑呗APP数据显示,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列国内滑雪场里程排名、人气排名第一位。
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出圈”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滑雪体验,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正在积极寻求扩建。而如何加大信贷投放、优化准入条件、降低融资成本等问题,成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待解之题。
记者了解到,在得知北大湖融资需求后,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多次走访企业,协同集团子公司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为其提供授信与投行服务。
有关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交银集团已为北大湖冰雪旅游项目投放3.3亿元信贷及融资租赁支持。
记者在走访一些滑雪场时了解到,经营一家滑雪场,无论是前期投入还是后期运营,成本均十分高昂。对于一家大型滑雪场而言,总投资在十几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而由于冰雪行业的季节性特征,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多位滑雪场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些新设备或装备,采取融资租赁模式,将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营收目标。
广东现代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罗学铭认为,因为起步晚、市场规模小、投资回报长、周期季节性等因素,冰雪经济融资较难,地方出台政策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对于改善冰雪企业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