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资管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服务实体经济,穿越牛熊周期,资管行业如何持续焕发活力?新华财经推出特别栏目《资管洞见》,专访资管行业领军人物,为中国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新华财经上海1月23日电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演变的当下,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中国市场为全球企业的持续深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外资在中国的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投资模式也日益多元。近日,新华财经记者对凯德投资(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子翔进行了专访。在交流中,潘子翔分享了凯德投资独特的商业模式,剖析了凯德投资在不动产资管领域的布局思路。同时,他也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所蕴含的诸多机遇进行了展望。

efbe34d900ae4868badf64b87df844ce.jpeg

  左手基金右手资管彰显协同效应

  20多年前,国内商业综合体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市场上缺乏成熟的范例与模式。2003年,凯德投资在国内的首座商业综合体项目——上海来福士广场开业,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思路。它开创性地将购物、办公、娱乐等多元功能巧妙融合,打造出“一站式”生活圈,彻底打破了传统商业功能单一的局限。

  来福士(Raffles)是新加坡凯德投资旗下的商业综合体品牌,但凯德投资的业务版图远不止于此,在多年深耕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其凭借独特的“基金+资管”商业模式,开创了诸多行业先河。

  “凯德投资的定位是全球性的不动产资管公司,发展方向是资产管理和基金管理规模持续增长。基金管理负责筹集资金并进行投资,而资产管理负责具体的资产运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这两者协同效应显著。”潘子翔介绍,通过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能够提升所管理资产的绩效,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资金;而通过有效的基金管理,公司能够不断扩大其资产管理规模,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基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双轮驱动”,使得凯德投资能够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从而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凯德投资在不动产资产管理领域的历史,可追溯至2002年。这一年,凯德成功发行凯德商用信托,开创新加坡公募REITs先河。

  2005年,凯德投资设立了首支美元基金,宣告其正式进军不动产私募基金管理领域。此后,凯德投资陆续募集了十多支投资于中国资产的美元私募基金,成功将全球资本引入中国市场。

  2006年,凯德中国信托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这是首支以中国资产为基础的 S-REITs(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凯德中国信托的成功发行,为凯德投资开辟了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为其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4年9月30日,凯德投资在中国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2500亿人民币,其中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600亿人民币。

  人民币债券受追捧加大布局熊猫债

  近年来,人民币债券市场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凯德投资成为首个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熊猫债的新加坡企业。

  2024年3月,凯德投资成功发行首单熊猫债,同年7月,凯德投资再度发力,发行了第二期10亿元人民币的可持续发展挂钩熊猫债。这两次发行合计募资20亿元人民币,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踊跃认购,两期认购倍数分别为1.65倍和2.64倍。

  “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吸引力的增强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的活跃度上,更体现在国际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中。”潘子翔表示,人民币债券正逐步成为国际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选项。这充分体现了海外发行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的需求正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通过在中国发行熊猫债,凯德不仅获取了低成本的人民币资金,还进一步拓宽了在中国国内的融资渠道,扩大了投资者基础。

  究其原因,潘子翔进一步表示,人民币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这是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全球利率波动的背景下,相对低廉的融资成本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回报空间。同时,相较于其他国际货币,人民币汇率表现较为稳定,有效降低了因汇率大幅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尤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当下,人民币资产凭借其稳定性,成为境外投资者眼中重要的避险工具,为他们的资产保驾护航。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人民币债券市场将释放出更大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其中。”潘子翔认为,这些投资者将有机会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丰厚红利,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深化“双循环”投资模式拥抱人民币资管时代

  在全球投资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潘子翔透露,凯德投资正积极调整战略布局,实现商业模式的升级转型。

  2021年,凯德投资在中国注册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近三年已先后设立6支在岸人民币募资产品,涵盖产业园、办公、零售等多元资产类别。

  此前,凯德投资主要推动美元LP(有限合伙人)参与中国市场的投资,而如今,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人民币LP的合作关系。这意味着凯德投资将从以往较为单一的美元LP投资循环模式,逐步过渡到人民币与美元LP并行的“双循环”投资模式。

  潘子翔告诉新华财经,“双循环”投资模式不仅增强了凯德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投资灵活性,也为实现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一方面,通过多元化的募资方式吸引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投资者,扩大资金规模,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依托国内丰富的资本池和人民币LP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及广泛的资源网络,更好地把握国内投资机会。此外,凯德投资还参与新人民币基金的跟投,与人民币资本伙伴保持利益的一致性。

  同时,凯德投资还根据中国市场的动态变化洞察投资机遇,将人民币资金灵活配置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和项目中。潘子翔举例表示,在中国市场,凯德的投资涵盖了消费类基础设施、新经济、综合体、办公、旅宿等多元资产类别。通过涉足不同领域,能够把握各行业发展周期,在各个阶段抓住最佳投资机会。

  “凯德投资一直努力打造一个完整的人民币基金投资生态系统,让私募平台和公募平台能够相互配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潘子翔表示,通过将私募REITs或pre-REITs的成熟资产循环至公募REITs平台,凯德投资能够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助于公司在保持资产质量的同时,实现更高的资本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