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高耸入云也深掘于地,地上精彩繁华,地下错综复杂。
截至目前,中国超大、特大型城市已扩容至22座。
发展空间急需增长,城市更新骤然加速。
城市建设既要看得见的“面子”,也要看不见的“里子”。补齐短板增强韧性,促进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总台大型纪录片《大国建造》第四季《城市脉动》今日开播,第一集《城市更新》今晚21:30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
帅!
台风中守护城市的“英雄”
厦门岛,人口密度不亚于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深圳。
激活厦门城市的发展空间,与之相匹配的是城市生命线的不断延伸与升级。
2016年9月,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福建的最强台风“莫兰蒂”重创厦门。
让厦门管廊建设和运维团队倍感欣慰的是,这么大的台风过后,建有管廊的片区,生活未受到影响。
牛!
道法自然的古人建城智慧
在中国古代,城池的布局都别具匠心。
平遥古城道路清晰明朗,如同龟背八卦图案。
道法自然,古人充分利用南高北低的9米落差,实现雨水的自然排放。
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今天的建设者每时每刻都被古人的建设智慧所打动。
巧!
人防工程成地下管廊
徐汇区,上海中央城市区,既是繁华的商圈也是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地。
新高楼与老建筑,还有密织的架空线,浓缩城市发展的印迹。

上世纪七十年代,与中国的许多城市一样,出于战备需要,肇嘉浜路地下修建了人防通道。后来,人防工程里开设过餐厅、咖啡厅、放映厅。
沉寂多年后,上海这一段沉睡近30年的人防工程,以新型缆线管廊的形式,重获新生。
就地取材,这是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者对地下空间利用的智慧。

美!
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全国最大的城市景观林带
西安,幸福路上的幸福,守护温暖的人间烟火。
投资250亿元,147个建设单位、12500多名建设者,七年时间建成这个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地上景观、地下空间、地铁配套、综合管廊和市政道路五大业态于一体。

地面之上,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景观林带,75.6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廊。

细!
城市更新,改到百姓心坎上
“螺蛳壳里做道场”,微改造用上“绣花功夫”。
不破坏原有的街巷肌理,在一米见方的宽度,南京荷花塘历史街区正以“迷你”的规模施工。
满足民生基本需求,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必须守护好城市的“地下生命线”。
补齐短板、增强韧性。美好城市,内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