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内有色金属领域专业工程技术服务商——中国瑞林在沪市主板挂牌上市。从最初起步于江西红土地,到如今足迹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瑞林设计打造了江铜贵溪冶炼厂、非洲刚果(金)铜钴矿等一批世界级标杆工程。

  “技术是核心,创新是灵魂。”日前,中国瑞林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晓波在做客上海证券报《直面掌门人》栏目时表示,作为我国有色金属领域技术输出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国瑞林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市场提供中国技术和瑞林方案,用匠心铸就世界级工程,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未来。

  传承六十余载冶金基因

  初见章晓波,其系着的布满有色金属元素符号的领带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公司就是干这行的,所以基本上重要场合都会佩戴。”章晓波笑着说。

  中国瑞林成立于1986年,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是国家有色行业8家部属甲级设计单位之一。

  “当时,由于国家建设江西铜基地的需要,公司前身便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扎下了根。”1987年从中南大学毕业后,章晓波便被分配到了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一干就是38年。

  章晓波介绍,从开始的从国外引进技术,到现在的自研技术出口海外,中国瑞林成为国内外有色金属领域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尤其在铜冶炼项目的设计方面,处于行业先进水平。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等荣誉11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

  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工程全链条服务能力的企业之一,中国瑞林凭借多年研发积累,已在有色金属矿山露天与深井开采、选矿与浸出,闪速冶金、熔池冶金、铜电解、湿法炼铜、再生铜回收,有色冶金装备、有色冶金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烟气制酸和固体废物环保处置、场地污染防治等领域掌握大量核心技术。

  章晓波认为,传承六十余载的冶金基因早已深深植根于企业文化和发展历程之中。公司始终秉持“专业、信誉、创新、合作”的价值观,坚持技术驱动定位,致力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公司。

  用匠心铸就世界级工程

  今年2月,由中国瑞林承担工程设计的赣锋锂业阿根廷Mariana项目一期全线投产。该项目是首个执行阿根廷IRAM/CIRSOC标准、ANSI/ASTM美标以及IEC国际标准的工程设计项目。中国瑞林凭借技术实力和不懈努力,成功攻克了重重难关。

  “当期海外在建的四座超大型铜冶炼厂,有三座由中国瑞林提供工程设计、智能装备和技术保障服务。”章晓波表示,公司始终专注于为全球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产业链客户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技术服务,以专业服务参与全球竞争。

  在有色金属领域,中国瑞林凭借先进的专业技术水平,已承接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50万吨/年铜冶炼项目、印度Adani集团KCL50万吨/年新建铜冶炼厂项目等国际市场上多个代表性在建项目,让中国技术在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

  海外营收连续三年保持增长的同时,中国瑞林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在《工程新闻记录》(ENR)发布的2024年度“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榜单中,中国瑞林排名第136位。2024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中国瑞林排名第210位。

  章晓波表示,在海外市场规划方面,公司将加强战略联盟,加强与股东、央企、国外矿冶巨头的合作,推动公司承揽国外设计咨询等技术服务业务和装备集成业务。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未来

  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有色行业也迎来了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窗口期。在章晓波看来,得益于持之以恒的技术输出和创新驱动,中国瑞林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并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工程服务的融合创新。

  “本次上市募投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强技术研发,未来我们要成立瑞林研究院,围绕双碳经济进行研发创新。”章晓波介绍,公司通过将冶金行业领域的专业技术进行跨界应用,开发了一批固体废物治理、水污染防治、废气治理以及土壤污染修复等环保项目,持续完善环境板块业务布局。

  招股书显示,中国瑞林5.08亿元的募资总额中,拟将3.69亿元用于创新发展中心项目建设。公司将引进设备与人才,建设包括由现代铜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矿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智能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模块化绿色智能建造技术研究中心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成的研究院。

  近日,由中国瑞林自主研发的NDI(面向有色行业的全流程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平台成功接入DeepSeek大模型,强化了其在全球复杂工程领域的数据整合与智能化服务能力。章晓波介绍,NDI平台能够根据实时生产情况,对能源、物料、人力等资源进行动态智能调配,不仅有助于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还能够助力企业实现“效率-成本-质量”的平衡。

  “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AI+工业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应用。”章晓波表示,中国瑞林将助力更多企业跨越智能化转型门槛,迈向更高效、更智能的制造新时代,为行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多“瑞林技术”和“瑞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