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2月7日讯年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信托行业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信托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行业的创新、风险把控、竞争格局以及未来走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创新与风控双管齐下
《意见》的发布,明确了信托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其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方面的关键作用。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博士指出,国务院办公厅对《意见》的转发,充分肯定了信托业在金融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为信托公司及从业人员吃下了 “定心丸”。
在创新方面,《意见》为信托公司下一步业务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从盈利模式来看,未来信托公司将朝着两个主要方向发展:一是以资产管理信托为核心,打造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二是以资产服务信托为核心,构建完善的财富管理机构,同时注重 “产品体系” 与 “服务体系” 的有效衔接。
而在风险把控上,《意见》多次强调加强监管,这将促使监管部门可能展开新一轮严监管举措。杨祥博士表示,不排除一些风险巨大的信托公司会受到整顿、清理。《意见》要求全面强化各类监管,包括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发展战略面临调整
随着《意见》的实施,信托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各信托公司的发展战略也需做出相应调整。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记者表示:“在业务发展方面,信托公司要明确战略定位。在信托业务新三分类的指引下,信托公司在转型过程中需要重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根据自身的股东背景及资源禀赋进行战略定位,差异化转型发展。”
由于不同信托机构资源禀赋不同,在战略布局上的关键举措也存在差异。但信托公司的转型发展也有共性,即要从卖方服务向买方服务转型,摒弃传统 “以产品销售为中心” 的服务思维,围绕客户需求,以客户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打造与之匹配的制度、流程、人才及专业服务体系。
能否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展产品设计、资产配置和事务管理,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将成为信托公司在转型发展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意见》指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信托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业务分类改革与反洗钱工作强化
《意见》要求规范开展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业务,这将推动信托业务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托公司需要按照业务分类管理要求设立信托,加强信托业务登记管理,确保信托业务名实相符。
同时,《意见》强调严格履行反洗钱义务,按照反洗钱有关规定识别和保存受益所有人信息。无论是信托设立和销售环节,还是存续期监管,都对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托设立和销售监管中,严格落实信托产品适当性管理要求,规范销售行为,严禁非金融机构代销信托产品,同时要严格履行反洗钱义务。在信托存续期监管中,加强对信托资金流向的穿透式跟踪,确保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和合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