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勇立潮头的搏击者,也一定会造就这样的搏击者!作为科仕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仕摩)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振辉一直执着于攀登商业空间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高峰,并致力打造从底层创新到行业落地的生态链。

  缘起:全力以赴是唯一筹码

  谈起创立科仕摩的初衷,徐振辉打开了“话匣子”。但他很少说些“大词”,也很少讲“动力”。如果问为什么,答案是唯一的——“喜欢”。在他心里,工作,可能就是他最大的爱好了,那是他和设计创意真正连接在一起的时刻。人与建筑、空间一起、与行业一起,阅览无限“风景”。

  说起与建筑工程行业的缘分,就必须谈谈徐振辉的海外留学经历。一直喜欢设计的他,选择在1995—2001年出国留学。这样的经历让徐振辉接触到了更为广泛的艺术设计理念和方法,国际化的视野和理论背景则为他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思维框架,形成了更为开放和创新的设计思路。

  但毕业后,究竟是选择留在海外还是深耕国内?这成为摆在徐振辉面前的一道选择题。2002年,徐振辉与香港一位很有名气的建筑师相识,接触到一些上海的项目,项目内容是为高端消费品做商业空间设计。“正是那个时候开始正式入行,做项目、做工程、做设计,开始认识上海,了解中国市场。”徐振辉说。

  作为新的“入局者”,付出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是唯一密码。经过5年时间的沉淀,他选择了立足、深耕上海,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他认为,上海是国际化城市,是中国创意设计之都,从上海连通国内外市场,大有可为。

  于是在2017年,科仕摩公司正式成立,并在上海成立业务总部,后续在深圳、台北等地,海外如新加坡建立全球业务网络,致力于为全球高奢品牌提供商业空间设计、施工及展陈道具定制服务。

  “科仕摩(COSMOGP)的寓意是宇宙。空间是有限的,而宇宙是无限的。”徐振辉深知,商业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堆砌,更是品牌文化和消费体验的交会点。因此,科仕摩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极具创意性和实用性的项目方案,打开无限的感知空间。

  科仕摩成立初期,徐振辉和团队开始了一段“特种兵”式的走访,调研市场、追求供应链品质。他认为,这是最快填补各方信息差、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此时他并不知道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局势究竟如何,且对供应链选择、客户需求等事项的认知均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幸运的是,他踏入了一个充满机遇且在极速变革的行业。徐振辉说,入行20多年以来,行业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中国商业店装与展陈市场凭借创新技术、设计、产品等弯道超车、引领全球,非常值得开心。“现在,我们的审美、技术、设计水准没有谁能够随便质疑!在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商业店装与展陈市场飞速壮大。”

  变革:没有白走的路

  流行稍纵即逝,商业唯变不变。此前,与设计制造打交道,做项目、做产品、搞创意,这是徐振辉最擅长的事情。更多的时候,他通常站在充满厮杀的市场后面,或者说更多地扮演“局外人”的角色。做“局外人”的好处是可以站在场域外面,更冷静地观察局势并做出判断。但在成立科仕摩后,他需要更全面地掌管一个品牌,并全面统筹市场的推广、管理、决策等相关事宜,这都是比他以前的工作更为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的。就像种子落入土壤,在这高速发展的行业里,徐振辉“贪婪”地汲取着养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至2022年间,新冠疫情袭来,商业市场洗牌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去可以被复制的成功经验,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形态;曾经红极一时的商业神话,难以重现。因此,商业面临的时代新命题,亦是徐振辉无法回避的议题。徐振辉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本书,或者一个教程,可以告诉他应该如何渡过难关。“虽然很难,但我觉得蕴含的机遇要比挑战大得多,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新的探索尝试。”

  徐振辉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他与商业场景相伴,在时代的浪潮中,比起急流勇退或者随波逐流,他更愿意做那个引领潮流的人。只是这一次,他的角色更为关键,他需要继续以一种鲜活的姿态,带领年轻的科仕摩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披荆斩棘”。一方面,他需要发现商业趋势、探索产品力,并以设计为链接,着力用好线上渠道。而另一方面,他则需要开发新的市场。商业空间焕新需求并不低,科仕摩要通过数据分析新消费、新商业的诸多变化,探知创造、满足需求。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徐振辉敏锐地意识到,数字化将是科仕摩未来发展的关键。于是在2022年,他推动公司迈向数字化的第一步——定制版系统上线。这个系统不仅实现了业务全流程的可视化,还完成了数据的再利用,为公司日后多地办公的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字化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徐振辉说,“通过数字化,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数字化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客户、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协作。”

  在徐振辉的带领下,科仕摩不仅注重科技创新,同时也将这一理念融入公司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或是生产工具,只要是具有迭代性,且可以优化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者,科仕摩都愿意尝试和投入。这种对科技和创新的重视,也让科仕摩在行业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地创新和进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徐振辉说,“因此,我们鼓励团队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相互成就。”

  蓄势:坚守品质与服务不停步

  “不停步”,既是徐振辉的工作状态,也是他的工作态度。如今,他又在学习如何打造一个更新的、更符合客户需求及现代审美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让商业空间变得更好,是一点点发生的。”徐振辉说。

  “中国市场很“卷”,我们要看到行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企业盈利能力不高、同质化竞争等问题,甚至不同区域都有不同的标准。而高奢品牌空间设计落地时也有许多理念的不同,棘手的问题有很多,但不论怎样“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都要用产品与服务说话。”徐振辉说。

  在徐振辉看来,品质与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科仕摩内部有着严格的项目管理流程和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在每一个项目交付中都能高质量地完成客户的要求。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让科仕摩赢得了众多高端品牌的信赖和认可。

  “我们不仅仅是在做项目,更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徐振辉说,“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客户最想要的效果。只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方案来。”

  在谈到科仕摩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时,徐振辉谈到了一个关键词:人才培育。据介绍,目前专业人才还处于紧缺状态。业内大多数企业已经有这样的体会,人员招聘难度越来越大,高校工程设计专业的生源也越来越稀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更愿意去高科技、互联网公司;而对于已经拥有丰富职业经验的成熟行业人员,企业也需要与上游的投资公司去竞争。

  “作为企业,只能不断调整自己,适应时代的变化。”徐振辉说。在此背景下,科仕摩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具体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雇主品牌形象,积极吸纳行业内外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同时,科仕摩内部也通过多种方式向员工传递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目标,并通过企业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向心力,激发员工自驱力。配合公司培训体系、标准化的项目操作流程,不断提升员工专业度,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打造具有全局观的团队,为行业培育优秀人才。

  徐振辉很愿意和年轻人交流,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力量。“只有不断给予团队获得感、归属感、价值感,才能形成向心力。”他说。

  起飞:引领未来行业新风向

  “科研、绿色、创新”,科仕摩正迈入新的发展篇章。

  “我们不希望科仕摩被视为‘一个年轻的企业’,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徐振辉说,“我们将通过会聚顶尖人才,深化创新和研发投入,来满足全球客户日益升级变化的需求。我们的场景改造提升将结合美学与实用性,致力引领行业的审美潮流。”

  为了持续走在技术前沿,科仕摩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旨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徐振辉进一步解释:“我们大胆尝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利用VR、AI等先进工具,为客户提供沉浸式的智能体验。同时,我们坚守环保理念,致力于可持续设计,通过选用环保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环保产品及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理标准,全力打造绿色供应链。”

  “科仕摩深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将绿色理念贯穿于产品研发、材料应用、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徐振辉说,例如,公司与一些研究所合作,研究如何针对现有购物环境进行提升,打造绿色舒适的购物场景。在材料应用方面,公司会注重选择环保材料,力求在拆除后能够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此外,公司还通过CFD模拟等技术手段,实现能耗节约,确保门店在满足温度、湿度等舒适性需求的同时,亦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科仕摩拥有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和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结合数字化管理,确保创新项目能够高效落地。无论是项目质量还是交付速度,科仕摩都致力于达到业界领先,从而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BIM技术为例,科仕摩利用这一技术进行精确的施工模拟来提高工程效率,减少成本和时间消耗,同时降低现场施工的不确定性。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科仕摩能更准确地预测市场趋势,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科仕摩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客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服务体验。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5月30日,中国商业联合会正式发布《商业店装与展陈技术规范》《绿色商业店铺评价规范》等团体标准,为商业店装与展陈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指南。“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基石,也是行业创新与规范的保障。”徐振辉表示,科仕摩作为两项重要团体标准的参编单位,将持续在行业标准建设中积极作为。

  展望未来,徐振辉信心满满地说:“场景革命不会一蹴而就,这要求企业更加注重为品牌和消费者创造有故事、有温度、健康舒适的商业环境。未来,科仕摩将与行业一道,不断深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与研发,持续在促消费、扩内需中发挥作用,为美好生活赋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