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15年茅台酒荣获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茅台酒便已经朝着国际化大步迈进,在历代掌门的带领下,从黔酒走向国酒,从贵州走向世界,每位领导人在任职期间所提出的策略,都让茅台酒有着质的提升。而邹开良担任茅台酒厂厂长的时期,正是茅台酒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将时间的转针拨回至20世纪70年代,彼时的茅台酒虽享誉全国乃至世界,但在茅台酒厂里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伴随酱酒热度的持续高涨,茅台酒的声名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大众对于茅台酒的需求量激增,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而茅台酒厂一直以来都是秉持传统人工酿造的方式,打着赤脚背驮酒槽、搬煤烧火,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生产就全靠酿酒工人的高强度劳动,导致茅台酒的产出根本达不到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

  为尽快摘掉连续亏损了16年的“帽子”,完成连续15年未完成的国家生产计划,又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茅台镇,贵州省委便在深思熟虑之后,任命邹开良为茅台酒厂厂长,厂党委书记。这一决策,成为茅台酒厂走出低谷,走向发展,步入辉煌之路的重要转折点。

  在邹开良上任之后,首要解决的便是茅台酒厂的内部问题,他提出“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势如破竹”。从团结领导班子、整顿生产秩序再到为员工谋取福利。短时间内重振茅台酒厂,形成强大凝聚力,并开始专注茅台酒质量与生产力的提升。在确保传统工艺的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大力推行工字梁行车抓起酒槽、蒸气烤酒,修建专用酒瓶仓库并改用麻袋包装运输酒瓶、生产操作则采用流水线、机械化方式,有效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至此,在邹开良的改革措施下,茅台酒厂不仅生产力达标,还能够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和口感,将企业亏损一点点地降低,最终扭转劣势,效益逐年增长。

  在解决掉内部问题之后,整个茅台酒厂都在齐心协力搞生产、抓质量。邹开良结合茅台酒厂的实际情况,大胆革新,在完成国家计划指标的前提下,取得了茅台酒厂自销权,使得茅台酒能够直接进入市场,赚取利润用于企业资金周转。但此时却又有一个严峻问题等待邹开良解决。

  当时正在经历体制改革,致使茅台酒在市场的流通受到阻碍,产品堆积滞销、资金严重匮乏。邹开良深知,不打通市场,即使是质量再好的茅台酒也无法销售得出去,在与厂里几位领导统一意见之后,便奔赴全国各地,先后在各大省会城市区域建立21个茅台销售点,打开市场销路,茅台酒销售网络的雏形也就此搭建完成。之后,茅台酒的产销逐步向全国覆盖,并与国际接轨,受到国内外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大大增加了茅台酒的经济效益。

(茅台集团求真务实领导集团)

  得益于邹开良建言献策,提出“先要市场 后要利润”的战略,意味着企业在追求利润之前,首要之事是建立自己的市场。这看似违反常理,实则深藏谋略,从事实上来看,确实如此。茅台酒虽然在前期略有亏损,但在后期占领市场后,为茅台酒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甚至还推动了全国白酒包装的进步,奠定了酱酒包装的规格和标准。如今看来,邹开良的这一步棋依然堪称经典。

  要说邹开良在任期间还有哪些卓越功绩,那就不得不提茅台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体制变化——贵州茅台酒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改革所有制结构,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营销模式,革新企业管理制度。在邹开良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下,茅台酒厂从简陋的厂房摇身一变成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连续入围全球上市企业500强、荣获12次国际金奖,无数荣誉加身,一展酱香白酒之独特风采,让茅台酒真正走向辉煌,闪耀世界舞台。

(茅台酒厂挂牌仪式)

  时间回到现代,茅台酒的辉煌之路还在继续,然而这一段历史在细细品读之下却令人回味无穷,那是因为其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茅台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茅台酒秉承着老一辈茅台人的拼搏精神和感人事迹,不断开创璀璨华章,以创新、务实的态度,开拓进取。茅台酒的未来更是闪耀着无数可能,并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共同见证那一段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体会茅台人的坚韧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