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党和国家部署的兴边富民行动,探索走出了一条非公企业助力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之路。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锚定兴边富民目标

近日,伊利集团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1234金字塔”党建工作引起关注,被认为“为非公领域党建工作树立了示范样板”。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践行‘不忘初心跟党走 经济发展作先锋’工作理念,将以‘一中心’‘两促进’‘三主动’‘四融合’为特点的‘1234金字塔’党建工作模型作为依托。”伊利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党委指引方向,工厂牧场党支部发力互促,先后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巴彦淖尔和宁夏吴忠等地打造产业链党建联合体13个,联结乡村近40个,辐射农牧民近3万人。

坐落于呼和浩特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凭借其规模与智能化优势以及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引进上百项目,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近万个优质就业岗位。宁夏伊利乳业生产基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效辐射带动吴忠及周边地区,促进上下游行业协同发展,引领当地农牧民迈向富裕生活。

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压实责任精准帮扶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伊利集团将责任聚力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党建带群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压实到位。

“通过开辟引领式、矩阵式、融合式党建方法,伊利实现了工厂建设到哪里,党组织覆盖到哪里。”伊利集团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政治核心、坚强堡垒、先锋队伍、作用发挥”四个维度,伊利集团党委紧抓基层党支部建设,培育了“创新研发”“奶源服务”“精益生产”等一批特色党支部。集团党委下设的96个基层党组织共有6800余名党员,通过筑牢党支部“红色堡垒”,构建技术服务、资金支持、风险共担、优质饲草、奶牛品质、赋能提升、数智化“七个利益联结”机制,与遍布全国的560万养殖户和农牧民紧密联结,以精准帮扶铺就增收致富路。

筑牢思想宣传阵地,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更是扎根边疆民族地区企业的使命。

伊利集团依托“伊利智慧党建生态系统”,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伊心向阳’的党建带群建措施,‘伊家亲’文化节的举办让每个人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有了切身体会。”伊利集团一名基层党员说。

在集团党委的推动下,伊利学生饮用奶推出“民族团结进步语录主题包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在“润物细无声”中播下团结的种子。满载着“伊利营养2030”关怀的牛奶箱,送到边疆牧区孩子的手中;安全课堂,在村寨的教室里点亮智慧的灯火……从北疆草原到云贵高原,伊利公益项目覆盖全国25省区,惠及近70万各族儿童,架起了一座民族团结“连心桥”。

(供稿:伊利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