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我们在杭州《運河之春》斋拜访了山水画家何斌老师。

     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70年代末80年代初,何老调入杭州,便在湖滨租了间30多平米的房子住下。生活空间虽小,但社会接触面却很大。中国美院一大批知名教授也住在湖滨这一区域。从那时候起,他便认识了吴山明、陆俨少及书法家郭仲选等一大批书画界的精英。

  在他们影响下,何老深深地爱上中国传统书画文化。凭着他原本深厚的文学基础,开始自学书法和国画。利用业余时间向诸位老师拜访学习。尤其是画山水画的陆俨少老师印象最为深刻。

  这种美好接触时机不长。因他搬迁到松木场居住而不得不减少与他们交往。令他记忆犹新的是,陆俨少老师对他作绘画构图时的一段经典指导及对作品时代性的要求。

  他永远记得陆教授所说:“我们对新时代,是有热爱的激情,看到新的事物,新的山川风貌,发生热爱,要借笔墨以发之,有一股激情,情不自禁地要求把它描写出来。新事物、新山川,不同于旧事物、旧山川,客观的对象不同,在主观的描绘上,一定是老技法不够用,需要创立新技法。技法有了创新,才能情调合拍互相统一……

  为此,当年的何斌老师,还他在日记本上记录着一首诗:

  听陆老师讲解如何从第一笔开始,顺势构图、意在笔先且使笔墨章法具有新的时代性有感:

  陆氏笔墨融古今,意在笔先作经营。风行水上自成纹,锦绣江山悦人心。

  何老接着说:在他退休后,就是因为多次翻阅到写在日记本上的这首小诗的诱导,才激发他去重新追寻陆先生和他的研究生们的笔迹墨韵,去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山水画了。


图1,曲曲弯弯十八盘,南天门外住神仙

       接着,我们从欣赏何老的多幅作品中,更清晰地认识到他对中国小青绿山水画的苦心孤诣的钻研,及匠心独运的笔墨技巧。

  如:第一幅画的主题词为:曲曲弯弯十八盘,南天门外住神仙。

  纵观何斌老师上述这幅画的题图词所述图境,一般读者基本可以读懂:画家是用“神仙"比喻山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这幅图的原发性思维,是他在泰山、黄山、井冈山、大茅山、天台山及仙居的神仙居等地写生时留下的原生态的深刻意象,而在创作时进一步深化它的境界,反映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深刻主题。

     图2:溪涧跃银粼 村廓入松影

       当他展示出第二幅图时,再一次惊喜自己的眼福一一让我们先睹为快地又一次领略了那青山水秀的洞天福地。

  第二幅画题图词:溪涧跃银粼 村廓入松影,山高鸟鸣寂 民居乃仙境。

  单从题图词上,可领悟到诗中有画的感觉,正如柳永那句“楊柳岸晓风残月"一般,将一幅清丽美好画图直接地呈现于读者脑海中。不同的是:何老是用诗中一个字“跃"字将一条条跳跃着白色碎银的溪泉,用跃然纸上笔墨呈现给读者,给予一种身临其境的享受。同时,通过一这道道“流泉"(即“瀑布")中银鳞的上下飞湍,隐射一个个富裕山区新农村美丽富饶。紧接着何老点题直入:村廓入松影,民居如建筑在仙境中。从这个题图词画龙点睛,又深刻地折射出那一条真蒂,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好的艺术作品,必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综观何老这众多作品,我们认为:这都和他热爱中华民族大好河山有关,热爱这个新时代,更和他酷爱中国诗书画传统文化有关吧。

  文/远知 红军 汪驰,摄影 /范美芬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