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王海荣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透露,深圳一个初创型的民营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13.3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快了1.05年。
深圳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坚持将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城市的最核心竞争力,迭代出台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据统计,深圳已累计迭代推出150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连续4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2024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56.2万户,平均每月新增经营主体近5万户,累计续存总量440.4万户、居全国城市首位。
深圳民营企业数量众多。2024年,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其中,A股上市民营企业286家、市值5.1万亿元,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全国城市第一;民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6家、位居全国第一;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独角兽企业分别有2.37万家、34家,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
“深圳民营企业成长速度快,创业成功率高。”郭子平举例说,深圳一个初创型的民营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13.3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快了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13.25年,比全国快了1.71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分别需7.65年、6.83年,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相关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存续期约为3.7年,而深圳民营企业平均存续期约为6年,甚至有17%的民营企业能存续10年以上。”郭子平说。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是助力深圳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郭子平举例说,深圳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方面,将人才引进落户、企业迁移登记、信用修复、水电气视网联合报装等23个事项平均压减办理环节60%以上。
此外,深圳还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试点推行“扫码入企”制度,避免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企业减负率达40%。
民营企业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方面也面临广阔的发展机遇。郭子平透露,深圳未来将在能源、交通和水利等重点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20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