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座谈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就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实际上,十九大以来的首次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时间为2018年11月,会议共召集了来自计算机、机械、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54家企业。会议明确提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显著缓解了市场对民营经济前景的担忧,增强了企业家和投资者的长期信心。

  一位浙江省中型制造业企业的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民企已经是国内越来越重要的创新产业阵地。看了相关报道,整体感觉是释放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我们也会加强创新投入,提高自身竞争力。”

  可以看到,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截至2025年2月14日,民营企业总市值占比已从2018年年初的29%提升至37%,民营经济在资本市场的重要程度逐步提升。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认为,在当前民营企业带来科技新突破的背景下,再次召开座谈会,体现了高层稳经济、稳市场主体的决心。

  习近平强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