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方彬楠)2月17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要求打造效果显著的体育课。
《措施》要求,严格落实体育课时要求,小学和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每周3—5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大单元教学、初中男女生分班教学和高中模块化教学,积极推进“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试点。
《措施》明确,小学、初中要将“三大球”至少一项纳入体育课必修内容,高中要开设“三大球”模块教学。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活动,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应将冰雪内容列入体育课开展教学,支持建设市级冰雪项目高水平学生社团。
《措施》提出,学校每学期要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明确开设项目、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效果等内容,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每名学生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每节体育课安排不少于10分钟体能练习。切实做好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监测,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防止教学内容碎片化、随意性。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杜绝“阴阳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