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午,安阳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市长高永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安阳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如何?2025年发展蓝图如何勾画?一起来看↓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全年生产总值2672亿元、增长4.6%;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工业投资增长19.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6亿元、增长2.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
累计实施“三个一批”项目823个,建成达效513个;
新增“四上”企业64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40家。
二、创新生态积厚成势
蓝天实验室高水平运行,申报专利8项,输出全国规范性可执行标准成果14项;
“安阳创新大脑”注册企业超过2000家;
科创“双中心”引进企业13家;
新增省级中试基地2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255家;
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71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达到31家;
“洹泉涌流”新入库人才3546人。
三、产业群链追新逐绿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投资增长44.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7.6%,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低空经济加速起势,搭建无人机应用场景33个,新落地无人机企业41家;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到116万个。
四、文旅融合推新出彩
红旗渠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开展红旗渠精神巡展、宣讲1600多场次;
殷墟博物馆入馆游客超过160万人次;
出台甲骨文广播体操地方标准,通用教材被3000余所学校使用;
全年接待游客8497.6万人次、增长21.6%,旅游综合收入769.1亿元、增长14%。
五、城市建设更新提质
改造老旧小区198个;
人和公园等17个海绵城市项目建成投用;
新增城市绿地56.3公顷;
新建公共充电桩1255个,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20.7万个;
新建改建智慧停车场114个。
六、乡村振兴有力有效
粮食总产386.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9万亩;
培育知名农业品牌183个,国家名优特新农产品达到43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117家;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2公里;
整治农村坑塘863个。
七、改革开放深化拓展
1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
分型分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新设经营主体8.5万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63.6亿元;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量771.2万吨、增长20.6%;进出口总额79.4亿元、增长4.6%。
八、污染防治攻坚破难
全年优良天数226天,增加14天;
新增纯电重卡1611辆;
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III类以上好水比例100%。
九、民生福祉可感可及
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亿元;
新增技能人才14.7万人;
扩充公办学前教育学位4171个、中小学学位7110个;
“明眸皓齿强脊”健康筛查惠及中小学生115万人次。
十、安全发展夯基治本
创新开展“未诉先办”,同类问题投诉减少30%以上;
全面施行全国首例小型生产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条例,“三全管理”覆盖单位9.5万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二)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增长6%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粮食产量稳定在375万吨以上
(三)2025年重点工作
一、聚焦聚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稳定向好
1、夯实项目支撑。
2、大力提振消费。
3、加速楼市回稳。
4、培育经营主体。
开展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抓好200个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以上,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头雁企业2家。
二、聚焦聚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1、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推动新产业新动能快速发展
3、推动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提质向新。
4、推动数字化转型
启动蓝天实验室科技专项8个。
科创“双中心”组织需求对接160场以上。
创新主体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力争科创平台突破600家。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4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20家以上。
持续深化“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引进各类人才1万人以上。
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新引进无人机企业80家以上
三、聚焦聚力新地标新名片,深化文旅文创融合
1、持续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
2、大力培育文旅文创产业。
3、全面加强文旅资源保护利用。
新增规上文旅企业50家以上,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支持“研学+”模式创新,推动15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学基地提品质立标杆。
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力争入境游客达到30万人次。
四、聚焦聚力兴农强村富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2、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3、分类推进乡村建设。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1.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842万亩以上。
种植优质瓜菜130万亩、油料作物70万亩。
产值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家。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
五、聚焦聚力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能级
1、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
2、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
3、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4、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
力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规模超过900万吨。
新建公共充电桩500个。
新增城市绿地57公顷。
六、聚焦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活力
1、推进深层次改革。
2、实施高水平开放。
3、营造最安心环境。
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0家。
全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100个,新设外资企业15家以上,引进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
七、聚焦聚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1、精准精细抓好污染治理。
2、坚持推动节能降碳增效。
3、有效保护修复生态系统。
新增环保绩效AB级和引领性企业100家。
持续抓实林长制,完成营造林2.6万亩。
八、聚焦聚力办好民生实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1、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2、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3、加快建设健康安阳。
4、持续强化社会保障。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新增返乡创业9500人。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亿元以上。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7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2万人。
新增集团化办学学校200所以上。
九、聚焦聚力化解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筑牢抵御自然灾害风险防线。
织密扎紧社会公共安全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