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消息,有汽车品牌的销售人员提到,市面上在售一款“智驾神器”,可以规避车辆的驾驶安全监测系统,号称可以让司机真正“解放双手”。视频中的车辆正在路面行驶,方向盘绑着“神器”,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神器”接上磁吸线后,车机系统的手握方向盘提示便随之消失。不少网友看后惊呼,“这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据媒体报道,这类商品销量可观,最高的一款“全店已售400万件”,少的也有数万至数十万件。这些商品的宣传图多是在驾驶位视角拍摄,方向盘上绑着一块不到十厘米长的绒布,有的上面还插着电线。宣传图上,点出了多款新能源车品牌。不少商品的宣传图上,还用红底白字的醒目方式写道“解放双手”、“超薄、稳定、不退出”、“安全稳定、不提醒”、“免接管”等宣传语。有记者亲测,“神器”确实能绕过车辆的脱手检测。

  但就像网友评价的那样,这样做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也是对他人安全的不负责。目前国内市场上在售的量产车还未能完全达到“L3”级别(一定条件下可自动驾驶),仍是需要以驾驶员为主的辅助功能。车企们费尽心思做出各种安全驾驶检测手段,就是为了防止驾驶者分心驾驶,可这些各式各样的网售“智驾神器”千方百计逃脱车机检测,完全破坏了驾驶的安全条件。一旦因分心发生交通事故,恶果最终只能由驾驶者自己来承担。

  《法治日报》曾报道,有乘客乘坐网约车回老家时,驾驶员开启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后竟睡着了,直到前车减速,车载雷达发出警报,驾驶员才被惊醒。在一则引起社会热议的短视频中,一名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居然盖着被子睡觉,方向盘上插着逃过测试用的矿泉水瓶。这类滥用智能辅助驾驶的危险行为,多次登上热搜,引发争议。

  驾驶员可以开启智能辅助驾驶模式,但不可以放弃作为驾驶人的法定责任。在目前法律、技术条件之下,“智驾神器”“大撒把”乃至“睡眠驾驶”都是违法的,技术监测必须跟上。“智驾神器”的生存空间,是以牺牲道路公共安全的空间换来的。相关政府部门、购物平台方,应当迅速行动起来,将违规“智驾神器”逐出市场。有关企业在车辆功能设计上也要进一步完善,防止驾驶员的“误解”,防止用所谓“智驾神器”骗过系统,强制提醒、强制停止,阻止逃过脱手检测的不安全行为发生。

  “智驾神器”不能沦为“致命凶器”,辅助驾驶不是无人驾驶,驾驶员必须握紧自己的方向盘,车企也要多一分安全底线意识。对于智驾,普及为先,安全为本,如此才能让科技真正服务于用户。

  上游新闻评论员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