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8日电(王菁)随着供应链金融加快发展,更多创新产品和模式的应用进入加速期。其中,作为联通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创新工具,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发挥债券市场的专业投资和定价能力,为供应链票据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进而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新选择,更好服务普惠金融发展。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开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试点,拓宽票据融资渠道。”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融资方式往往受制于企业的规模、信用状况等因素,而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则打破了相关局限,未来创新产品具备广阔发展空间,从而支持更多中小微企业盘活票据资产,提升供应链票据融资便利性。后续配套政策也将通过丰富创新模式、简化业务流程、优化信息披露等方式,引导更多类型投资人积极投资相关产品。

  拓宽票据融资渠道鼓励发展多样化供应链金融模式

  供应链票据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票据工具,专为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难题而设计,其核心在于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资金流动性。然而,中小微企业在实际融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融资规模小、频度高、资信弱等,导致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例如传统票据贴现方式往往需要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核和承兑,流程繁琐且成本较高。

  在此背景下,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其是指根据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规则》,由未贴现供应链票据作为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主要偿付支持,发起机构(基础资产合法持有人)通过特定目的载体(简称SPV)发行资产支持票据(ABN)、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等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基础资产与结构创新专委会主席陈府申对新华财经指出,供应链票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已经实现“可拆、可转、可追、可证”等多种功能。在实现可作为基础资产直接开展资产证券化后,也实现了“可融”,打通了从支付工具到融资标的的“最后一公里”,使得广大中小企业持票人,具备了更加丰富的融资场景,更好满足了普惠金融对于效率的追求。

  “供应链票据本身目标是帮助中小供应商融资,须注意在归集阶段搭建较好的模式,与资产证券化发行做好衔接。”陈府申进一步表示,目前已经出台诸多优惠政策,如为SPV管理机构打开接入通道,为发行提供预沟通前置、申报即受理等绿色通道,市场参与者需要对这些细节仔细研究,并用好政策、尽快推动业务开展。

  除了鼓励更多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外,《征求意见稿》也提及了对于相关业务的规范要求,包括“严禁借此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应收账款债务人到期未按约定付款,或存在发行债券违约、承兑票据持续逾期等情形的,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应及时停止为其新开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提供服务”......

  某券商风险控制部相关负责人对新华财经解释称,“目前对于固收类产品的规定,包括债券和ABS,基本都有关于严禁借此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严格约束,而对于违约逾期等情形的要求,则显示出信用问题是任何融资品种的红线。”

  某华东地区证券承销部门负责人则对新华财经表示,“我们期待监管部门引导更多金融行业机构、政府部门和科技企业能够加入到这一创新实践中来,共同推动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的规范发展和广泛应用,短期内,或许只有具备银行间市场承销资格的券商才有机会参与此类产品的业务,后续也希望可以进一步放宽细分领域的参与要求。

  “服务普惠、多重增信” 首批注册发行试点实现“多点创新”

  近年来,银行间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稳健有序发展,截至2024年10月末,累计发行近3万亿元,2024年前十个月发行规模超4,500亿元,较前一年同比增长67%。截至2024年末,首批直接模式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已注册发行,其他储备项目也将陆续出炉。

  具体来看,首批项目包括通汇数科2024年度第一期鲁高速-路桥集团供应链票据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和山东省融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供应链票据定向资产支持票据(ABN),发行金额和注册金额分别为3000万元(优先级)和50亿元,供应链平台均为山东通汇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后者的增信机构为山东省投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实际上,从产品细节处可以观察到服务普惠金融的创新尝试,通汇数科2024年度第一期鲁高速-路桥集团供应链票据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入池供应链票据资产中,票面金额30万元以下资产笔数占61%,票面金额100万元以下资产笔数占92%,融资人中47家为小微企业持票人。

  业内人士对新华财经分析称,山东省融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供应链票据定向资产支持票据(ABN)的产品创设特点在于发挥了多重增信机制作用,项目交易结构在基础资产、资产支持票据层面分别引入多种增信方式,并打破核心企业单一承兑模式,承兑人覆盖食品、贸易行业等10家企业,分散度较高,为中小微企业盘活票据资产提供创新示范。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也曾表示,已经先后推动通汇资本投资集团、海尔集团、临沂商城数字科技集团、日照银行、青岛地铁集团、山东港口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直连资格,并开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相关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目前,山东省供应链票据累计签发量已超千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

  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执委会副主席、北京长瓴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斌对新华财经表示,“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产品,较以往的ABS项目更好地实现了基础资产转让与隔离,更有力地保证了项目安全运行,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有效地保护,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信用得到了更好体现。”

  “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后续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王学斌补充道。

  另据新华财经获悉,海尔鑫海汇数科、中国航空工业金网络数科等平台的供应链票据证券化项目正在储备推动中。顺应近日关于规范和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新规导向,银行间市场后续还将持续推动盘活供应链票据资产,加大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力度,尤其是以此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从而为实体经济企稳向好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