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鹏

  随着2025年新春假期的结束,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久违的暖意。尽管春节前后通常被视为楼市的销售淡季,但今年春节期间,多地楼市却呈现出“淡季不淡”的态势,市场信心有所回升。尤其是在政策持续发力、房企积极作为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正加速展现出回暖的迹象。

  中指研究院认为,随着货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社会需求持续回稳,预计节后新房和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将出现一定回升,一季度整体同比或将保持平稳。

  政策利好提振市场信心

  进入2025年,全国多地楼市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止跌回稳的向好态势,1月份楼市成交迎来“开门红”。

  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2025年1月份,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350.3亿元,同比下降16.5%,降幅延续收窄态势。此外,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1月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TOP100的情况显示,从均价来看,百强房企销售均价同、环比均上升,2025年1月百强房企销售均价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5.9%。

  这一回暖趋势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持续支持。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楼市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放宽限购政策、提供购房补贴等。这些政策的叠加效应逐渐显现,提振了购房者的信心。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宽松,使得房贷利率持续走低,进一步降低了购房成本,刺激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释放。

  此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楼市回暖。春节期间,多个城市推出了“春节购房优惠”活动,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成交量的回升,也为2025年楼市的“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成都为例,近期举办的“安家成都·2025贺新年”活动,集合了成都主力开发商的最全在售楼盘项目,共有27家房企携上百个楼盘项目参展,满足多样化购房需求。活动中多家房企推出“清盘特惠一口价房源”、成交送家电、安家大礼包等多项促销策略,提升消费者购房消费意愿。

  “春节后网签成交量将出现一定回升。”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分析,从市场表现来看,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重点城市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均有所下降,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幅收窄,预计节后网签成交量将出现一定回升。今年一季度新房成交规模整体同比或将保持平稳;二手房受部分小区价格逐渐调整到位及核心城市业主预期改善,预计成交量仍将保持一定规模,但市场持续回稳仍需政策加力支持。

  房企积极作为加速破局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房企也在积极作为,通过多种方式提振市场信心。尤其是在债务重组和拿地方面,多家头部房企表现出了较强的主动性和战略眼光。

  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25年1月份,公司先后宣布赎回公司债券和按期偿还中期票据,彰显了其稳健的财务状况和对未来偿债能力的信心。1月24日,公司公告称,将行使“20万科02”债券的赎回选择权,计划在3月份以103.42元/张的价格全额赎回该债券。此外,还按期兑付了30亿元的中期票据“22万科MTN001”,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对其财务健康的信心。

  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则在债务重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月21日,公司公告称,其境内十笔债券的重组方案已全部获得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标志着融创成为行业内首家完成境内公司债券整体重组的房企。

  据了解,此次重组通过现金要约收购、债转股、以资抵债、留债展期等多种方式,成功降低了超过50%的债务规模。此外,还与中诚信托就北京融创壹号院的债务达成了重组协议,大幅降低了债务本金和融资成本,延长了还款期限,进一步缓解了资金压力。

  在拿地方面,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1月份,中海地产以120亿元的销售额位列房企销售榜前列,同比增长14.3%。1月16日,公司先后以30.65亿元和40.08亿元的价格拿下深圳大运宅地和北京丰台地块,持续践行其“拿下核心城市核心地块”的战略。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示了中海地产的资金实力,也为其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来看,迈入2025年,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多重利好消息。政策持续发力、房企积极作为,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楼市回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货币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预计2025年楼市将迎来“量升价稳”的新局面。

  正如方正证券研报所言,随着2025年政策持续加码,量升价稳趋势有望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