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冯心怡记者温婷)换上蛇年洛丽塔裙、打卡新春限定装饰、排队参加联名快闪……自称“老二次元”的小牛熟门熟路地穿梭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中。

  “原来我们最常去的是人民广场地下商业街,里面有很多卖谷子的小店。后来百联ZX创趣场、第一百货、新世界城都开始做‘二次元’的生意。”说起这片商圈的“二次元”历史,小牛如数家珍。近几年,为吸引年轻消费者,上海南京路商圈集体转型升级,形成多家立足“次元经济”的新型商业体,让新春消费焕发勃勃生机。

  “二次元”叠加新春年味足

  春节期间,历经百年的南京路,商家云集、游人如织。商铺纷纷打出“迎新春”的活动招牌,coser(扮装者)们身着各式服装,三五成群。一边是传统的节日庆典,一边是新兴的“二次元”潮流,新消费新场景,让新春年味更浓。

  头顶金元宝的吉伊,躲在红灯笼里的小八,从红包里探出头的乌萨奇,身着汉服元素衣物的米奇和他的朋友们,绘有ip形象的对联、红包、福字……放眼其他“泛二次元”ip,吉伊卡哇、迪士尼等都已推出蛇年新春限定玩偶和饰品,国潮元素正在为“泛二次元”场景打开新的掘金窗口。

  南京东名创优品全球壹号店门口排起长队。“我本来就很喜欢吉伊卡哇,这次的灯笼小八很有过年的气氛,所以我想买来过年的时候挂在门口。”队伍中的一位女生说。

  南京东名创优品全球壹号店门口排起长队

  近年来,越来越多“泛二次元”ip看到中国风的价值,推出国潮相关产品。但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大部分产品“只得其形,未得其神”,他期待看到更多具有中华传统底蕴的游戏、动漫出现,然后由此向其他“二次元”品类衍生,从而形成独属于我们自身的文化驱动力和产品表现力。

  国潮叠加“二次元”,不仅吸引“二次元”人群,还引得不少路人驻足。“我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牌子,正好看到觉得很喜庆也很可爱,所以就买了。”一位刚结完账的顾客表示。

  《2024-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逐年递增,2023年达4.90亿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

  传统商场转型迎来“第二春”

  “我已经不怎么去漫展了,感觉周末的上海就相当于一个小型漫展。”漫步在南京路,小牛这样感叹。坐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及米哈游、莉莉丝、鹰角网络等新锐游戏公司,上海是中国动漫的兴起之地,也是“二次元”聚集地。

  名侦探柯南连载30周年纪念展、第五人格快闪活动、网球王子主题快闪店……近年来,“二次元”相关的首发、首展、首秀活动频频现身上海的百货商场,新世界城、第一百货、百联ZX等传统商场转型改造,焕发“第二春”。

  2023年,位于南京路的老牌百货商场新世界城,将原本主营少男少女服饰的四楼商场打造成聚焦“泛二次元”的“Fun肆街区”,潮玩星球、三丽鸥、九木杂物社等深受“二次元”群体喜爱的店铺入驻其中,盘活传统商场。新世界董秘李蔚表示,在四楼商场刚转型的2023年,四楼的旺季整体销量同比上涨550%,自转型以来,新世界城客流量也保持着每年10%左右的增速。

  拽着拉杆箱、提着小马扎、背上装满动漫角色徽章和玩偶的“痛包”,来自全国各地的“二次元”爱好者们纷至沓来。

  走进一家位于百联ZX的“谷子”店,徽章、本子、立牌等各种形式的“谷子”琳琅满目。上至工作多年的“打工人”,下至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十平方米左右的店铺里挤满了人。

  “期末考试前我们就说好了寒假来上海。昨天去了米哈游参观,今天来买他们说的‘吧唧’,其实我也不懂,但她特别喜欢。”来自北京的陈女士嫌店内太拥挤,索性站在店外等待12岁的女儿。

  不只是卖周边、卖玩偶。“二次元”元素的融入,还带来了显著的产业联动效应,为商场带来新流量,而商场也给“二次元”人群提供了新消费场景。

  在新世界城,潮玩星球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主题,主题餐厅与柯南、罗小黑等知名ip相继联名,推出角色套餐,成为热门打卡地。而每逢周末,第一百货的练摊大会里,买谷子、卖谷子、交换谷子的人络绎不绝,来自各地的“二次元”们在这里寻找同好,融入同温层。

  练摊大会现场熙熙攘攘

  “‘二次元’文化能够与各种商业生态进行融合。传统商场依据自身商场生态、地域文化特征以及非物质文化等内容,可以设定更多二次元衍生场景,盘活和带动餐饮业、服装业、旅游业等各种产业。”张书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