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评论员徐兵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共叙团圆,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但今年春节,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选择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早餐会”——在大年初五的早晨,他们与省内多家民营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交流发展心得,倾听企业心声。这次座谈释放出明确信号:民营经济已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强引擎、对外开放的动力源、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民营经济好,则河南经济好;民营经济强,则河南经济强。”一句话道出民营经济在河南发展中的分量。截至2024年底,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达到1081.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96%。民营企业贡献了55%以上的GDP、65%左右的税收、70%左右的进出口总值和90%以上的城镇就业。可以说,河南经济能否稳步前行,关键在于民营企业的活力与韧性。
以实干为基,书写发展新篇。牧原集团从22头猪起步,发展为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企业,年出栏6300万头,产业链贯通饲料、养殖、屠宰全过程,带动农业现代化升级;卫华集团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引领行业变革;三全食品通过智能化改造,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这些企业的成功实践,成为推动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
政策有力,市场才能有活力。近年来,河南省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万人助万企”等一系列举措,力求政策精准落地、服务企业发展。各级政府坚持走进企业、深入一线,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建立“问题清单”,采取“一企一策”方式逐步化解。在融资、土地、用工、技术等要素保障方面,相关部门通过减税降费、审批提速、资源调配等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为企业“减负松绑”。事实证明,政策有温度,市场就有信心,企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竞争如潮,唯创新者胜。多氟多通过持续研发,成功跻身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全球竞争者行列;郑州安图生物在体外诊断技术上不断突破,成为国内行业翘楚;UU跑腿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即时配送行业迅速崛起。这些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创新是企业突破瓶颈、迈向更高平台的“金钥匙”。河南提出的“四高四争先”目标,为民营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谁能率先完成突破,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民营经济强,河南经济才更强。如今,河南正加速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深耕实业、做强做优。民营企业家们也将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行动,持续创新、攻坚克难,在中原大地上书写新的发展奇迹,为河南经济行稳致远撑起坚实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