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5年北京市重点项目融资工作会召开。此次会议发布了市区两级重点融资需求项目共116个,总投资约1609亿元,近期融资需求约626亿元。
具体包括:深国际京西南综合物流枢纽(一期)智慧物流中心、京密路三期、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类项目14个,总投资约257亿元,近期融资需求约28亿元;北方昆曲剧院整体改造、城市运动中心(一期)等公共服务类项目17个,总投资约572亿元,近期融资需求约109亿元;王四营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创想大厦、大红门数智产业大厦升级改造等产业发展类项目85个,总投资约780亿元,近期融资需求约489亿元。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将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优化金融营商环境,融资融智,协调联动,共同推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首先,在扩大社会投资上出实招。在去年工作基础上,继续精心筛选并面向社会公开推介两批重大民间投资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建立本市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库,强化要素和审批服务。同时积极服务基础设施REITs项目常态化上市发行,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其次,在服务市场主体上办实事。加力打造“北京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企业营商环境的获得感。完善“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提高工作的精准度,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机制,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服务、数字服务、热线服务企业“三送”工作。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常态化机制转变,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
此外,在完善融资对接机制上求实效。进一步提高对接活动的时效性,滚动发布有融资需求的重大项目清单。进一步提高对接内容的针对性,项目单位尽可能明确意向银行,便于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避免多头对接和过度授信。进一步提高对接保障有效性,建立台账、密切跟踪、定期调度,及时掌握项目建设和融资进展,做好后续跟踪服务。